Connect with us

副刊

吾生有杏(257):醫生科學家夢?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銳意要打造成為醫療創科中心,栽培更多有志投身科研的醫生是合理的想法。其中一項建議是招收擁有生物科學基礎的學生讀醫,希望他們能夠成為「醫生科學家」的生力軍。究竟香港如何有效地栽培這類罕見的人才呢?

多年來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嚴重缺乏醫生,加上在本地當醫生比起從事其他行業相對穩定,所以大部分醫科畢業生都一心一意以行醫為終生職業,很少人願意捨棄這條「康莊大道」去開闢一條荊棘滿途的崎嶇小徑。加上選擇讀醫的學生一般都不喜愛冒險,因為行醫的理念便是要懂得控制風險,正所謂人命攸關,凡事必須跟規矩而行,不能離經叛道。這種傳統醫學訓練的心態往往扼殺了不少創意,埋沒了許多具潛質的學生。

那麼招攬有生物科學基礎的學生讀醫又是否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呢?多年來我們招收了不少擁有生物科學學位的學生讀醫,他們同樣是非常優秀的醫科生。可是大部分選擇醫科為第二學位的學生,他們的志願並非要當醫生科學家。因為思想比一般中學畢業生成熟,所以他們更清楚自己的志向是行醫,縱然比其他人要花上更長的日子才拿到執業資格也覺值得。因此吸納這類醫科生未必是打造香港成為醫療創科中心的主要動力。

打造良好科研環境 增實踐機會

多年經驗告訴我,要栽培未來的醫生科學家需要先打造一個良好科研環境,給予他們更多實踐機會,讓他們認識到推動醫學創新的意義和重要。要創新便要勇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圈,行醫並不等同只管追隨指引做事。醫生比任何人都了解現今醫學不足之處,精準醫學的目標便是因應病人獨特需要而達到最理想的醫療成效,從實驗室走進臨牀測試是需要長年累月的艱苦研究。例如香港科學園多個創科中心及兩所教學醫院的臨牀研究中心便是一塊肥沃土壤,孕育我們未來的醫療創科人才。我們亦應該給予醫科生參與初創公司的機會,讓他們學習實踐如何把醫學理念轉化為改善人類健康的科技。過去十年我見證了不少成功例子,香港的醫學教育再不是灌輸知識與技術。

香港絕對有條件成為亞太區醫療創科龍頭,但我們的策略不單是培訓有科研思維的醫科生,亦要打造一個有利生態環境,鼓勵醫生與科學家有更多合作空間,令醫學科研成果能夠填補醫療不足之處,這才是香港醫療創科發展的正路。

文:陳家亮(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中大醫學院教授,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