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簡慧敏:初中談「情」說「性」多面睇

發佈於

【明報文章】7月31日教育局公布由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公民、經濟與社會課程指引(中一至中三)》(《指引》),供學校於2024/25學年在中一級正式推行,以取代生活與社會課程。鑑於坊間有評論認為《指引》中有關性教育的教材傳遞不合時宜的價值觀(如在性教育部分提及「當情侶未能承擔婚前性行為的後果例如未婚懷孕、法律後果、情緒困擾等,應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教育局其後在網上發文就課程目標及如何透過該課程推動性教育作回應。

筆者現撰文冀就教育局的回應分享本人看法及見解,向讀者提供另一個視角。

《指引》由誰編訂

根據《指引》引言,《指引》的編訂工作由行政長官委任的獨立諮詢組織——課程發展議會轄下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委員會,及其成立的檢視和修訂生活與社會(中一至中三)專責委員會負責相關工作。至於引起爭議的教材部分,則是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委託香港公開大學(今稱都會大學)的教育及語文學院開發。

關於教育局回應的看法

教育局的回應主要分為「合情合法的親密關係」、「社會各界期望保護學生」及「攜手推展性教育和價值觀教育」三部分。筆者逐一展開說說。

(1)合情合法的親密關係。何謂「合情」?教育局的解釋是「合乎情禮的親密關係」,所以向學生提供的性教育課程內容,既肯定了嚮往親密關係是自然的發展(發乎情),亦提醒學生必須謹守規範(止乎禮)。

「情」與「禮」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發乎情」是人之本性,人在某些情境下或許會對某人產生一種情愫,「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但人之所以為人,最關鍵核心的要素是人懂得「止乎禮」,懂得以禮義調節情感,不會放任情緒氾濫。

中國自古就有「禮義之邦」的美譽,著名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也說過「禮是中國文化之心」。要做到「明禮守禮」,須以「克己」為根;要學會「克己律己」,正確的引導不可或缺。至於何種引導方為正確,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但筆者想指出,相關教材內建議的「自我訂立親密界限的承諾」(My Commitment)只是其中一種「克己」方式。

那「合法」又從何談起?根據港大法律與科技研究中心設立的社區法網指出,雖然16歲以下女童在明白有關行為本意的情况下同意性交,強姦罪不成立,但即使女童同意性交,被告人仍可因《刑事罪行條例》第124條「與年齡在16歲以下的女童性交」被定罪,最高刑罰監禁5年;若涉案女童未滿13歲,刑事罪行條例第123條則適用,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

不論是第123或124條,被告人都須負上嚴格法律責任。一旦證實女童在性交時確實未滿13歲或16歲,即使被告人真誠相信該女童已年滿13歲或16歲,被告人仍會被定罪。可見,僅從課程對象(即12至14歲尚未成年的初中學生)相關行為的法律後果來看,相關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2)社會各界期望保護學生。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者的正確性知識水平不足,加上近年網絡的便利和發達,導致青少年接觸色情資訊的機率大大增加。「應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之目的是提高未成年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學生在思想和條件均未成熟的情况下,因兩情相悅或其他原因「嘗禁果」,如教育局的回應所言「犯下不可逆轉的過失,影響自身外也禍及他人,終身抱憾」。

具體而言,未成年學生情感的一時氾濫,可能引致未婚先孕、奉子成婚甚至終止學業等後果,亦增加了感染性病、墮胎等的風險。所以學生在尚未掌握充分資訊的情况下的所謂「知情決定」,既對自己和他人(包括「小戀人」)不負責任,不成熟的夫妻或父母關係亦會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其中,小夫妻因無法承受撫養孩童的壓力而出現抑鬱症狀或自殺念頭,甚至虐兒傾向的案例,並不鮮見。

至於社會效益方面,在本應專注學業、追求個人成長的階段因一時衝動而「中道崩殂」,導致傷仲永的故事一再發生,對社會無疑是莫大損失。因此,課程以保護學生為目標的初衷,是非常值得社會各界支持。

(3)攜手推展性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習近平主席勉勵我們要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強對年輕人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的引導,促進完善和落實生育支持政策。筆者認同教育局提出的有關性教育的理念「培養學生成為有整全價值觀的人」,亦同意「要有效向學生進行包括性教育的價值觀教育,不能單靠學校」。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習主席指出「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風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長,社會才能健康發展」;二十大報告也強調「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學校、家長、政府及社會各界應共同守護學生,培養正確價值觀,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並實踐合宜行為。總括而言,培育學生整全的價值觀,不僅適用於推行正確的性觀念,對於我們希望香港建立怎樣的社會、怎樣的生活環境,及怎樣的整體社會文化,亦尤為重要。

課程初衷 值得社會肯定

正如行政長官所言「政府須具有主導性」,《指引》無疑為香港以初中生為對象的性教育課程提供了具建設性的重要引導。同時,筆者亦相信課程的編訂已交予課程發展議會的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負責建議/檢討相關課程政策,提倡新課程措施,及確保中小學價值觀教育的整體課程發展方向)審視,確保價值觀教育切合實際和符合整體的課程發展方向。縱然相關支援教材或有可商榷之處,但課程將價值觀教育融入針對初中生的性教育當中的初衷,值得全社會肯定。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中銀香港總法律顧問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簡慧敏]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