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故宮館明代人物畫展 仇英等5幅一級文物登場

發佈於

【明報專訊】「故事新說—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畫名品」最後一期展覽,昨日起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展期約3個月,展出20幅明代人物畫作,其中5幅為國家一級文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蔣方亭表示,屬國家一級文物、仇英的《臨蕭照高宗瑞應圖》和倪端的《聘龐圖》均為重要展品,冀透過展品中的故事吸引訪客欣賞中國古代書畫。蔣方亭稱今期展品一級文物比例非常高,展期後文物需「休眠」一年以上方可再次展出。

館方稱選明代切入「似近還遠」

蔣方亭表示,人物畫是中國古代三大畫科之一,亦是最早成熟、最具代表性的畫類,易被觀眾接受和欣賞,加上明代有不少習俗仍流傳至今,同時亦與現今有所距離,帶有神秘色彩,故選擇明代為切入點。

是次第四期展覽展出的一級文物亦包括唐寅(唐伯虎)的《王公拜相圖》、曾鯨的《葛震甫像》及周臣的《明皇遊月宮圖》,其他重點展品有描繪明中葉5名蘇州籍高官在京城聚會的《五同會圖》,以及晚明畫工臨摹、融入明代蘇州城部分實景的《清明上河圖》。

3區感受早中晚期畫風主題流變

展廳大體按明代早中晚期分3個展區,有3幅一級文物在第二展區「古意與風雅」展出,其中《臨蕭照高宗瑞應圖》為明代畫家仇英臨摹南宋畫院待詔蕭照原作所畫,內容為南宋高宗受命為天子的祥瑞故事,臨本有射兔、紀夢、渡河及占卜4段故事;蔣方亭表示,4段中以描繪宋高宗在帳幕中夢見自己被黃袍加身的紀夢用色最明顯和豐富。

明代早期作品多有招賢納士等題材,如屬明代早期作品的《聘龐圖》,描繪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親邀隱士龐德公出仕的故事,畫中描繪的劉表身穿袞服冠冕,手捧聘書,龐德公身著布衣草鞋,手持鋤頭;背景刻劃則使用了「蟹爪枝」及「小斧劈皴」等技法,分別用於繪畫樹木枝幹及山石山坡等處,是當代宮廷畫家較喜用的筆法。

對比明代早期及中期畫風及主題,蔣方亭指兩者均有變化,舉例明代早期的《聘龐圖》,畫家倪端是宮廷畫家,繼承了南宋的院體繪畫風格,用色較富麗堂皇,相反中期如周臣的《明皇遊月宮圖》,繪畫風格較典雅,人物刻劃較精細;主題方面亦由早期禮賢下士等內容,開始轉變為體現當代文人的生活,蔣盼觀眾入場時可感受各單元的特色有何不同。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