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拯救野生動物 人類「溫柔」成野放大敵

發佈於

【明報專訊】「門庭冷落,生意淡薄。」

春聯上的祝願令人困惑,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下稱中心)卻還嫌未夠,在旁掛上個「桔」玩偶。然而事與願違,中心長期客滿,採訪當日正有警察帶來一隻雙腳畸形的小鳥,看來是曾經斷腳後癒合;經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動物保育部野生動物復育主任溫諾汶(Bibi)判斷後,認為難以醫治,命運堪憂。接着她略強硬地掰開一隻年幼雨燕的鳥喙,給牠注射餵食,弱弱的牠看來有點畏縮。「我們不能太溫柔,因為要讓牠們知道,人類是危險的,不能親近人類。」大愛無情。要讓中心門庭冷落,教育野生動物遠離人類是保命的第一課。

動物保育 是補償亦是教育

「野生動物的保育目的,(最後)就是要重新把野生動物放歸野外。」Bibi說,隨着城市發展,動物居住環境被破壞,鳥類撞窗,野生動物因環境惡劣導致營養不良,鳥兒以垃圾築巢、腳被尼龍線或口罩繩纏住……上述城市陷阱多不勝數,人類難辭其咎。「拯救牠們絕對不是有效益的行動,意義更多的是人類對動物的補償措施及公眾教育。」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是香港唯一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發牌的非政府野生動物拯救中心,接收及拯救香港法例保護下的所有野生動物,亦會視乎情况接收其他物種,包括雀鳥、誤闖民居的蛇類、爬行動物和各種哺乳動物。接收渠道主要透過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漁護署及市民親自送往(只限鳥類)。每隻動物被接收後都會經中心工作人員穩定狀况、治療病情、復康訓練、評估(運動能力與性情)這4個步驟,最後才會放生野外。

訓練重新野化 學不依附人

雖然中心門前貼上「門庭冷落」的春聯,可是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來,已接收過7萬隻野生動物,似乎「客似雲來」更貼切形容實况,其中原因正是人類對野生動物的錯誤態度。「現時人和動物相處的態度,我認為是偏向寵物化、擬人化」,Bibi說。她舉例一隻小鳥誤進民居,屋主會一廂情願地認為有緣分,因而要飼養或「拯救」牠。對野生動物而言,人類是掠食者,你的無心「善舉」可能會害牠們無法重歸自然。因此在評估野放階段中,中心工作人員會評估野生動物的能力及性情,能否適應重返野外生活。

Bibi表示,動物無論何種原因而變得親人,他們都會先嘗試訓練動物重新野化;她舉例,松鼠小時候是群居動物,中心會盡快把曾被人類飼養過的松鼠,放進中心內一些害怕接觸人類的松鼠群中一同生活,讓牠們透過社群連結重新野化,學習不能親近人類。畢竟若把動物野放後,牠們仍習慣親近人類、依附人類生活,結果很可能再次受傷,甚至死亡。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種類的野生動物都能重新野放。」Bibi以中心最近接收的猴子寶寶為例,由於靈長類動物擁有獨特的社會結構與野外生存能力,難以在人工環境下培養;即使有方法培養,中心亦沒有足夠資源。小猴子既不能留在中心,也不能被放養到野外,其下場難免被安樂死,幸好農場展覽部剛好需要新的猴子,牠才得以保住一命。

對於健康而又不適合野放的雀鳥,復育團隊會嘗試在本地為牠們物色能提供自然環境的長期居所,通常是康文署轄下的動物展覽設施及大型動物園。一些親近人及健康的雀鳥亦可能遷移至尤德觀鳥園、元朗公園百鳥塔、香港動植物公園、九龍公園百鳥苑和海洋公園等地,成為展覽動物。

Bibi表示,雖然鳥類以外的物種較難被馴化,但中心亦曾有成功案例送到海外,新加坡動物園曾接收過兩隻赤腹松鼠與兩隻果子狸,馬來西亞的太平動物園曾接收兩條鱷魚,不過都屬於極罕有個案。現實是世上沒有那麼多奇蹟,一些無法治療、永久傷殘、太親近人又沒有組織/動物園願意接收的野生動物,中心只能對牠們施行安樂死。

野放成功率近半 藉專屬「身分證」跟進

野生動物成功野放,是牠們的最佳出路。「野放成功率很大程度視乎該年有沒有大事發生,例如幾年前大量伐木,很多雀鳥從高處墜下,中心接收牠們後,亦難以康復。」不過據Bibi的保守估計,中心接收的動物至少有四至五成都能重新野放。她說每隻經中心放生的動物,身上都有專屬「身分證」,鳥類會戴上永久金屬腳環,上面附有編號紀錄;至於哺乳類動物,工作人員會為牠們植入皮下晶片。一些特殊情况下,中心還會與其他組織合作,為特定物種如穿山甲等佩戴太陽能追蹤器,以了解其遷徙路線、習性等。「有一隻在中心長大的貓頭鷹,野放3、4年後因誤中老鼠膠而再次被送來,這至少證明我們的保育成功,牠能在野外生存了幾年,最後亦能再次野放。」她欣慰地說。

今年6月,社交專頁「香港黑臉琵鷺彩環報告」的帖文指出,編號A51的黑臉琵鷺已登陸韓國仁川,並準備產子,牠正是由拯救中心於本年初放生,消息令人鼓舞。「我們團隊總共有13人,今年5月份收了451隻動物,已較往年少。淡季如2、3月,大概每月(接收)100至120多隻,平均每天3、4隻,還未計海關充公後給我們的動物,負擔很大。」Bibi指自己10年前入行至今,工作量增加至少3倍,可幸她仍保持樂觀,認為這代表市民的保育意識正不斷增加,看見受傷動物會積極報告,牠們才能得到協助。她呼籲公眾要有意識尊重動物,並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不應擅自餵養或治療牠們,應交由拯救中心處理方為合適。●

文:彭堦琛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email protected]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