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胡汶軒:鼓勵生育 要有精準對象

發佈於

【明報文章】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發布的《2023年世界人口狀况報告》,提出「人口焦慮」(population anxiety)概念,意即擔心生育率太低或太高的政府,都可能採取「並非總是有意義」的政策來操控該國或該地區人口的未來。

比如說,韓國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為鼓勵家庭生育,該國已支出超過1300億美元,推出免費幼託、房屋福利或對試管嬰兒項目的支持,甚至向公務員提供額外假期,以便他們回家生小孩,但效果仍乏善可陳。首爾大學研究該地區生育問題的助理教授金惠媛指出,「在韓國我們有合法工作時長,產假和陪產假也很充足,但使用率卻很低」,導致政策失效。

換言之,如何確保政府的干預是精準、有效的,如何導向特定人群積極生育,更值得我們聚焦反思和分析。

特區政府鼓勵生育措施

或墮「人口焦慮」誤區

特區政府早前公布一系列鼓勵生育的「組合拳」,毫無疑問確實是釋放出政府願意鼓勵生育的強烈信號。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目前的措施都傾向只要願意生育,即可獲得相應優惠或獎勵,而沒有清晰探索和選定政策上的優先傾斜對象,正正有機會墮入聯合國報告裏「人口焦慮」的誤區。

舉例而言,本港「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將所有有新生嬰兒的家庭視為同一群體來給予優惠。反觀新加坡,懷孕中及已有1名子女的新婚夫婦,可獲優先權購買資助出售房屋,這是第一級別的獎勵;而已育有至少3名子女的家庭,可在第三名子女優先配屋計劃下獲得優先權,可選購的戶型亦更大。相近的設計亦體現於新生嬰兒獎勵金、子女免稅額及其他更多方面的政策。直觀而言,本港現行政策更有可能導向的是「人人有仔生」,而不是「已有能力生的人多生」。

推針對優惠 可收奇效

對香港而言,優先推動特定人群生育是至關重要;相比普惠性的措施,具針對性的優惠更能夠收穫奇效。有見及此,香港島青年聯會早前就施政報告提出了兩點意見:

第一,建議政府率先就已婚夫婦推行彈性上班時間、在家工作、部分工作制等靈活工作政策,這主要是考慮到許多已有子女的在職父母,往往因工作壓力無法兼顧家庭生活而卻步,亦擔心失去與子女互動的寶貴空間和時間,這項建議能創造更友善的在職家庭環境。

第二,建議大幅提高子女免稅額,筆者尤其着重推動累進制免稅額,讓養育更多子女的家庭能夠享受更豐厚的政策回饋,這亦有助鼓勵他們「高追」。長遠而言,政府亦有必要進取地考慮外傭開支扣稅安排,減省更多在職父母的負擔和顧慮,不但能鼓勵生育,亦可釋放更多潛在勞動力。

作者是中西區區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胡汶軒]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