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資訊圖表達人}阿道夫•阿蘭茲 生活中取材 插畫筆觸 演示視覺新聞

發佈於

【明報專訊】牆上掛着一隻巨型蟑螂!不用擔心,這只是西班牙藝術家阿道夫•阿蘭茲(Adolfo Arranz)的資訊圖表(infographics)作品。一直以來,新聞媒體嘗試以插畫或照片還原真實場景,而在資訊爆炸時代,資訊圖表將海量資料抽絲剝繭,製作手藝漸成一門專業。讀插畫出身的阿蘭茲1994年加入新聞行業,憑其作品多年來獲獎無數,但初時製作圖表,對他來說是件苦差。故事轉折是他重新拾起畫筆,從生活中找靈感。

畫圖表枯燥 走入郊外重拾畫筆

1994年某個周六,阿蘭茲第一天在西班牙報紙El Mundo上班,上司指示他製作一幅棒形圖。換作今天,只要用Adobe Illustrator軟件按一下圖表功能,不出兩三分鐘已完成任務。但那天他用的是現已停運的軟件Aldus Freehand,由早上11時開工,至晚上7時才終於產出一幅圖表,至今仍記得「難產」的感覺,「我獨自一人,那是一個周六,我深感被困」。

此前阿蘭茲在家鄉西班牙的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讀藝術學校,主修插畫,亦曾任職廣告設計公司。跳進新聞界前,他對製作資訊圖表全無概念。何謂資訊圖表?「定義隨時間改變了」,阿蘭茲憶述1990年代上網搜尋infographic,得出結果是建築設計的立體模型,而非今天用以傳播資訊的圖表。新聞界應用資訊圖表,當年仍是起步階段。

阿蘭茲利用數據製作圓形圖、經濟圖表,以配合記者的文字報道。如是者過了10年,「被困」的感覺沒改變過,「因為我(以前)學的、一直追求的是做插畫」。工作的轉捩點源自生活,阿蘭茲有感手繪技巧生疏,相隔多年決定重拾畫筆,閒時四出寫生。其時他生活在西班牙一個小鎮,距離野外不遠,故筆下主角有小鎮的舊建築,也有優美的山湖景色。運動員要恒常訓練,他形容寫生則是插畫家的練習,脫離工作束縛下自由發揮,從中逐漸建立自信心。

這份信心推動他在工作上突破,提出資訊圖表的新構思,例如設計更有趣的圓形圖,甚至在醫學題材的文章加入插畫講解。在西班牙逐漸累積的作品,使他於2011年受聘於香港《南華早報》,現則與路透社合作開發創新視覺新聞。阿蘭茲的首次個人展覽正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涵蓋其資訊圖表作品,包括以九龍寨城為主題的《無政府狀態城市》(City of anarchy)、展現李小龍武術動作的《小龍》(Little dragon)等。此外展覽亦展出阿蘭茲的插畫作品,描繪他眼中的香港及世界各地面貌。

寨城得獎作源於寫生經驗

《無政府狀態城市》使阿蘭茲獲得第22屆「Malofiej國際資訊圖表設計獎」金獎,該獎被譽為是資訊圖表的普立茲獎。阿蘭茲當時來港不久,對九龍寨城毫不認識,作品的靈感來源與寫生有莫大關係。他在香港延續寫生習慣,有次跟隨同好到訪九龍寨城公園,在紀念碑和雕像前聆聽寨城故事,對這段歷史嘖嘖稱奇。然而當他着手蒐集資料,卻發現寨城的視覺資訊不易找,幸得攝影集《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吉拉德與林保賢,1993年)提供重要線索。

此外,阿蘭茲還提到一本西班牙人人皆知、在他童年時流行的漫畫《藤壺街13號》(13 Rue del Percebe)。該漫畫以一幢大廈的橫切面為框架,講述每個公寓發生的無厘頭故事。《無政府狀態城市》以類似手法呈現寨城面貌,展示人口密集下生活的多樣性。「創意總是發生在你周圍」,阿蘭茲從生活取材,將兒時漫畫與九龍城寨連結,「(插畫家)需要消化生活中很多故事」。

蟑螂的故事又是怎樣?在另一幅作品They are very close…and you can’t escape them,大大隻蟑螂擺在眼前,詳細描述其外表、身體器官、爬行形態等,恍似動物科學雜誌內頁。原以為阿蘭茲是昆蟲愛好者,怎料他說起訪問前一天的「蟑螂驚遇記」,妻子嘗試以殺蟲劑噴向家中蟑螂,然後蟑螂奮戰飛起……「我討厭蟑螂」。在西班牙長大的阿蘭茲現居梅窩,始終無法適應街上偶遇的蟑螂。

「(但牠們的)故事很吸引人」,阿蘭茲張開手,展示蟑螂在地球生活的歲月遠超人類,「(似乎)牠們才是主人」。They are very close…作品上方可見阿蘭茲加入了時間線,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至少2.5億年前的化石已有現代蟑螂蹤影,而16萬年前才有第一個智人(Homo sapiens)出現。縱使討厭蟑螂,但面對令人驚訝的資訊,他仍主動提出創作視覺故事。

理解、消化 才可為資訊增值

不論是人或動物,阿蘭茲均畫得像真,對於受過專業插畫訓練的畫家來說,這是基本要求。多年的寫生之旅讓他練習構圖和繪畫速度,例如在人來人往的咖啡廳,短時間內捕捉主角動態。部分圖表創作時間充足,他可奢侈地以數月深耕細作;但有時趕時效,製作時間可能短至兩三天,便講求理解資訊的能力。化繁為簡亦是歷年學習,譬如Safe skies以航空安全為題,他消化眾多數據後,只抽取一個要點呈現。「我可以在頁面填上許多內容,例如拆解航空事故、事故地圖等詳細資訊,但這不會為資訊增值。」他以黑點與紅點,分別代表航班總數與致命事故。密集黑點鋪滿一整頁,畫面本身已帶出航空意外極少的信息。

「如果不明白,就不要做」

製作資訊圖表還有何貼士?阿蘭茲想起西班牙前上司的金句:「如果不明白,就不要做。」理解資訊是第一步,就此他下了很多苦功,製作期長達3個月的《中國船舶》(The China ship),第一個月都是在翻閱相關書籍、資料。「編輯或記者可以給我資料,但我更安於親自做研究」,他強調尤其處理複雜的主題,需自行消化理解,才可從一片資訊汪洋中找出重點。製作時亦可思考事件的地點、時間、原因、方式等,當然不一定每幅圖表都有全部解答。

事業起步初期,製作棒形圖等簡單圖表令阿蘭茲感到苦悶。不過他回想起來,簡單圖表讓讀者容易理解,有時亦是大型資訊圖表的一部分。「(製作簡單圖表)有時頗放鬆,大量數據有時對我來說太複雜了。」

資訊圖表定義一直變 目標不變

過往有不少心理學實驗揭示「圖優效應」,意指比起文字,人們更容易記住圖像。有指人類最古老的資訊圖表,其實是洞穴壁畫;後來發明的棒形圖、折線圖等工具,便利數據表達。來到近年,資訊圖表再進化,互動式動畫在視覺新聞應用更廣泛。阿蘭茲形容自己由紙本跳到數碼,像是去了火星那麼遠,行業變化很快,或許不出幾年資訊圖表的定義又會改變。作為插畫家,雖然他偏好圖表印刷出來的質感,但近年協助創作線上的視覺新聞,亦有另一番體會,以前要苦惱頁面空間不足,如今數碼新聞可以放進很多資訊。「某程度上(紙本和線上模式)很相似,因為你仍需要說故事。」說故事的目標不變,變的是方式。他提到同樣是靜止資訊圖表,用以印刷的版本難以直接搬上網,因要考慮在不同格式下的呈現,即使手提電話和電腦也有不同尺寸。不過阿蘭茲說可以在設計時考慮製作多個版本,需要的只是改變思維,以及多一點準備工夫。

今年5月,國際新聞設計專業組織Society for News Design評選阿蘭茲為世界最佳設計師,其中一位評審提到他「模糊了藝術和視覺新聞之間的界限」。阿蘭茲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個人展覽,其中一部分亦取名「資訊圖表的藝術」。被問到其資訊圖表作品算不算藝術,這位插畫設計師說但願如此,惟藝術的定義主觀。無論在新聞專業或閒時寫生之作,他都是由生活出發,用圖像說故事。

阿蘭茲個展

「從草圖到故事:阿道夫·阿蘭茲的創作之旅」

日期:即日至9月22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8:00

地點: 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5樓

文˙ 朱令筠

{ 圖 } 鄧家烜、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