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余晶煒:提高勞動參與率 解人手不足問題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近期的建造業剝削外勞事件,再次激起應否輸入勞工的爭論。支持者主張失業率低、人手短缺,應擴大輸入外勞;反對者則擔憂威脅本地勞工就業,呼籲政府煞停。

本港失業率(3%)和就業不足率(1.2%)帶給人們「充分就業」的假象,但勞動人口參與率僅57%,低於英國(63%)、日本(64%)、中國內地(66%)、歐盟(76%)。而本港老齡人口比例約21%,接近英國(20%)、歐盟(20%),更低於日本(29%)。可見,本港勞動參與率偏低無法全部歸咎於老齡化。

勞動參與率偏低影響本地經濟,也減少政府稅收。隨着老齡化加劇帶來撫養比率上升,福利政策恐難以為繼。

輸勞將令本地就業環境惡化

薪酬水平取決於勞動力供求關係。勞資雙方「資訊不對等」,且勞動者掌握新技能需時,或因擔心找不到新工作而妥協;勞動者即使有工會和政黨支援(外勞的支援更少),議價能力也不及資方(後者有能力集體封殺「不聽話」的勞工,工會卻很難號召會員集體封殺無良企業),資方往往處於優勢地位,令勞動者供給彈性下降、薪酬低於市場均衡價格(這是最低工資的理論依據)。加上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了「保留工資」,對重體力、重複性、厭惡性或高風險的行業產生替代效應。建築、餐飲(尤其是「下四門」,即洗碗、清潔、樓面雜工、傳菜)、酒店(主要是房務員)、護老和運輸等行業,因此長期缺人。

而輸入勞工將令本地就業環境進一步惡化。除了合約薪酬更低,無良僱主或中介還可能利用外勞膽小怕事、不想失業、即使被剝削仍勝於回鄉打工的心態,威迫利誘令其就範,訂立「陰陽合同」、亂收費甚至收取非法「回佣」以獲取灰色利潤。隨着「劣幣驅逐良幣」,其他同行也將採用同樣手段以維持競爭力。就業環境惡化,將加速本地勞動者流失,導致技能傳承中斷而青黃不接,最終陷入擴大輸入外勞的惡性循環。

此外,由於技能培訓和勞工政策存在滯後性,勞動力供給和監管未能緊貼市場趨勢,令勞動力供求錯配,無良僱主有可乘之機。

政府應加強監管 降外勞「成本優勢」

直觀而言,提高薪酬就能提高勞動人口參與率、解決人手不足問題。但行業薪酬水平合理與否,乃各種經濟、社會結構因素動態交互影響的結果,絕非簡單加薪就能解決(何况僱主無意或無力加薪)。以建築業為例,勞工年齡普遍偏大是行業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的結果,反過來也會因年輕人太少而阻礙同齡人入行。

當下,特區政府應與內地密切合作,加強監管外勞僱主、中介,杜絕「陰陽合同」,以充分保障外勞權益,減少一些僱主聘請外勞的誘因。本地勞工團體亦應增加面向外勞的勞工權益宣教,強化其權利意識,增加無良僱主剝削的難度。這將有助降低外勞相對本地勞工的「成本優勢」。

短期內,政府除繼續協助培養新一代行業人才之外,打造建築業勞工資訊平台、縮窄勞資雙方的信息差距、消除人們對從業者的刻板印象、推動改善工作環境、開發降低工作強度和危險性的技術和工具,令建築工作更輕鬆、體面,推動行業年輕化,建立吸引年輕人入行的「正反饋機制」,都是可行之舉。

改變經濟結構 方可擺脫勞動市場失衡

長期而言,外勞薪酬和權利意識也會隨着其家鄉的經濟發展而提升,低人力成本模式終將不可持續。香港各勞動密集型行業,終會邁向自動化和資本密集化。我們需營造更有利於勞動者投入工作的社會環境,包括面向不同年齡層建立健全的技能培養、轉換機制和晉升階梯;降低入行門檻,以鼓勵不同年齡、性別的居民重投勞動市場。

只有推動產業轉型、改變經濟結構、重塑生產關係、將存量市場轉型為增量市場,才有可能提高勞動者議價能力、擺脫勞動市場失衡困境。總之,縮小外勞與本地勞工差距、扭轉行業老化局面、產業轉型和改變經濟結構,方能提高本地勞動參與率,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作者是政策研究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余晶煒]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