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劉國俊:ESG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一般企業在ESG的策略,是一個多層面、多角度的實踐過程。近年開始醞釀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保護融入在其ESG策略規劃之中,以下筆者試從ESG的角度去分析非遺融合對其ESG的影響及如何實踐。

推廣傳統工藝減碳

1.環境角度(Environmental)的融合:

a. 永續資源管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可以採用非遺中的傳統知識和技術,如古代農業的節氣種植、水資源管理等,以實現更環保和可持續的資源利用。

b. 減少環境影響:一些傳統手工藝,如編織、陶瓷等,可能採用更少的能源和更環保的材料,企業可以支持和推廣這些工藝,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

c. 生態保育:企業可以參與保護那些與非遺密切相關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例如,保護特定的傳統藥材生長地,從而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2. 社會角度(Social)的融合:

a. 文化傳承:企業可以透過投資和支持非遺項目,幫助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如資助傳統節日、民間藝術和手工藝等。

b. 社區參與及賦權:企業可以與當地社區合作,支持非遺相關活動,增強社區成員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同時提升社區成員他們的技能和收入。

c. 教育與培訓:企業可以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支持非遺教育項目,如在學校中開展非遺課程,或為青年提供手工藝培訓。

3.公司治理角度(Governance)的融合:

a. 責任與透明度:企業應在其ESG報告中明確提出非遺保護的目標和進展,確保相關活動的透明度和責任性。

b. 合規性與道德採購: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中,應確保與非遺相關的產品和材料採購符合道德和社會責任標準。

c. 治理結構:企業可以在其治理結構中設置專門的委員會或職位,負責監督和管理非遺相關的專案和活動。

實踐融合五大步驟

在實踐上,大體可規劃以下步驟:

1. 評估與識別:企業首先需要辨識與其業務相關的非遺元素,並評估其在ESG策略中的作用和潛力。

2. 建立合作關係:與政府機構、非營利組織、社區和專家建立合作關係,共同進行非遺保護計劃。

3. 制定策略和目標:在ESG架構下,制定具體的非遺保護策略和可衡量的目標。

4. 實施和監測:將非遺保護措施融入企業的日常運營,並定期監控和評估其影響。

5. 報告與溝通:透過年度ESG報告或其他溝通管道,向持份者及公眾人士報告非遺保護的成績和挑戰。

總括而言,透過非遺融合這種方式,企業不僅能夠為保護文化遺產做出貢獻,還能在實現商業成功的同時,提升其社會責任感和永續發展能力。往後筆者會分享一些成功案例。

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認證金融科技師 粵港澳大灣區慈善基金董事

[劉國俊 全民造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