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知多啲;社恐患者 社交場合極焦慮 擔心被注視

發佈於

【明報專訊】社交媒體上,「#I人」和「#社恐」(社交恐懼)經常並列。不少I人自認社恐,究竟性格內向、害羞、不善溝通,是否等同社交恐懼?如何定義?

害羞不是病態 未必負面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認為,害羞是一種性格特徵,並不是病態,亦不一定是負面;但假如害羞程度影響到日常生活、社交、家庭、工作及讀書等,就要考慮是否有社交焦慮。

社交恐懼症亦稱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social phobia),醫學上有公認指引,通常患者要符合一些條件,才會診斷有社交恐懼。首先會在社交情境感到焦慮或恐懼,黃舉例,在一場酒會中,出席者有需要與陌生人接觸及聊天,或在公開場合受圍觀下表演或演講等;社交焦慮症患者在這些社交場合中,產生很大恐懼或焦慮,擔心被注視、被監察。

精神科專科醫生會進一步了解患者擔心什麼。黃宗顯解釋,患者擔心被評頭品足,或被別人「負評」,或出現一些尷尬及羞恥的狀况,或怕得罪別人等,繼而怕別人對自己有不好印象,甚至擔心被排擠、嘲笑。例如,有一名病人因為手汗較多,在社交場合中需要與人握手,覺得很尷尬,因而在出席這些社交場合時,都會產生焦慮及恐懼,選擇逃避。

恐懼焦慮與實况不成正比

另一個條件是,患者的恐懼焦慮與實况不成正比,並持續6個月或以上。黃宗顯稱,有患社交焦慮的學生,病情嚴重至無法回校,即使換好校服,最後也沒有上學。患者覺得在學校會被同學取笑,但實際上並無這些情况,恐懼焦慮與實况不成正比。此外,醫生亦會排除一些疾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等,亦可能出現社交焦慮的徵狀;自閉症人士在社交上亦會有困難,最後才能診斷患上社交焦慮症。

與大腦分泌失調、遺傳有關

黃宗顯表示,社交恐懼症與大腦分泌失調有關,嚴重者或需要藥物治療;另外有指與遺傳有關,若家族中有人患社交焦慮,其他成員患病的風險也較高。至於與個人成長經歷有無關係,例如童年時曾被虐待,黃宗顯說暫時在學術研究上看不到直接關係,但若童年經歷過不良的成長環境,會增加患社交焦慮症的風險因素,日後較容易患病。

有些社交恐懼症患者的病徵是逐步出現,亦有人因為突然經歷壓力或感到羞愧事情後發病。成年後病發較少見,除非患者一直沒有發現,或是他一直忍受着,直至生活出現突變,令他有需要負上牽涉社交活動的責任時才發現,但一般並不常見。

長者亦有可能患上社交焦慮,他們感官能力變差,聽不到別人叫他、行動緩慢、與人握手時手震,甚至在公眾地方失禁等,也會令長者感到尷尬,從而影響社交意欲。

[健康]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