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受襲周年戰火溢 以色列劍指伊朗 重創哈馬斯轉打真主黨 進逼德黑蘭開戰風險升

發佈於

【明報專訊】去年10月7日清晨,哈馬斯為首的加沙武裝分子突襲以色列南部,殺害約1200人和擄走253人到加沙,以色列隨即宣戰,同月對加沙展開地面戰。事隔一年的今日,原先相對受控的戰火已見外溢,以色列如今矛頭指向真主黨,並入侵黎巴嫩,令以色列和伊朗的開戰風險急升。以色列總領事藍天銘接受本報訪問時將局勢發展完全歸咎於伊朗陣營,惟其他受訪專家認為,以色列早有計劃先後對付哈馬斯和真主黨等其眼中的伊朗代理人,反而伊朗不見得有興趣全面開戰,只是以方愈逼愈緊下,爆發更廣泛地區大戰的風險難以排除。

加沙人道危機惹眾怒 

損10‧7後國際同情

早在以哈戰爭爆發之初,外界已在關注戰火會否外溢。惟在美國施壓和以軍前線壓力等因素下,以色列很大程度上把戰火限制在加沙範圍,將受到真主黨火箭彈威脅的以北居民撤走。另邊廂,伊朗也嘗試跟哈馬斯突襲保持一定距離,被認為未有全力動員其「抵抗軸心」陣線攻擊以色列。在這段時期,國際輿論從一開始對以色列經歷慘案的同情,變成對加沙民眾承受人道災難的憤慨。

隨着以軍在加沙控制大局,戰火外溢風險重新升溫。以軍4月空襲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擊殺革命衛隊聖城旅主管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指揮官扎赫迪等人,觸發伊朗出動無人機和導彈,歷史性首度攻擊以色列本土報復,惟德黑蘭被指事先通報行動,藉此管控局勢避免過分升級。

然而,以色列自今夏起似乎刻意升級動作,7月下旬先炸死真主黨一號軍頭舒凱爾,後涉嫌在德黑蘭刺殺哈馬斯領袖哈尼亞,到9月中旬起,先涉嫌以遙控引爆真主黨人員用於傳訊的傳呼機等無線通訊器材,促使真主黨對以宣戰,以軍隨即連日空襲黎巴嫩,到同月27日空襲殺害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等高層,30日晚展開地面戰——伊朗翌日以導彈和無人機第二次攻擊以色列本土。以軍表明正醞釀對伊朗的「重大」軍事回應,外界擔心內塔尼亞胡政府會以石油基建甚至核設施為施襲目標,觸發更危險的地區大戰。

華專家:以剿「代理人」挑釁 伊朗達強硬新共識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范鴻達認為,這是以色列的「既定作戰計劃」。他向本報表示,在10‧7受襲後,以色列很快就制定了摧毁哈馬斯、真主黨、胡塞武裝等它認為是「伊朗代理人」的作戰計劃。在哈馬斯已被摧毁殆盡後,以色列就倒轉槍口,北向重點打擊更具實力的真主黨。他認為如果以方僅攻擊哈馬斯和真主黨等,伊朗不大可能直接對以出手,但內塔尼亞胡政府一直希望把伊朗拉入戰爭,迫使美國捲入其中甚至借其之手推翻伊朗現政權,這也是為何以色列「一再對伊朗發起挑釁行為」,迫使伊朗兩度施襲以色列本土。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東歷史專家格爾文(James L. Gelvin)則向本報稱,伊朗4月和10月兩次報復性攻擊以色列本土前,據報都有預先釋放信號,似是示警方式多於真正侵犯行為,反映伊朗並未準備好全面戰爭。惟這不代表以伊開戰不可能,格爾文認為,倘若其中一方或雙方都誤讀對方的動機或戰力,可能造成誤判,而如果以色列認定「一勞永逸」解決其伊朗問題,也有可能出手。

從近期發展看來,以色列和伊朗都有升級行動的迹象。藍天銘受訪時將「抵抗軸心」稱為「激進軸心」,也不諱言以方作戰對象除了哈馬斯,還有真主黨和伊朗神權政權。伊朗則一再發出警告,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強調伊方導彈襲擊以「完全合法」,抵抗軸心既不會退縮,也不會急於或拖延對以方挑釁的回應。

以盼重塑中東軍事優勢 伊糾結「戰略忍耐」

前中情局反恐高官格雷尼爾(Robert Grenier)在Vox網站分析,以色列不惜犧牲人命,志切恢復其在中東的軍事優勢地位。研究伊朗多年的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傑出研究員斯拉文(Barbara Slavin)則撰文稱,伊朗及其抵抗軸心不敵以色列的情報和武器,大概只能維持「戰略忍耐」策略。

伊朗是否真的不敢打?范鴻達認為,自以色列暗殺哈尼亞後,襲擊以色列本土就成為伊朗的報復選項,但新上任的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希望由外交手段解決問題,而伊朗內部對應否強硬報復也有嚴重分歧,但是過去兩個多月的等待,換回的是以色列更肆無忌憚地對自己利益的打擊,故德黑蘭已忍無可忍,哈梅內伊已首肯強硬派的襲以報復主張,「目前從最高領袖到總統到軍方和革命衛隊,伊朗已經形成共識,那就是強硬對抗以色列」。

美專家:大選掣肘拜登 難阻以單邊引戰

以伊戰爭危機升溫,美國勢面臨巨大壓力。美國對以色列的強力支持已令同情巴人處境的全球南方國家愈來愈不滿,間接影響其全球戰略佈局。美國民主黨人愈來愈質疑內塔尼亞胡拖延跟哈馬斯達成協議,是為影響美國大選,間接協助對伊朗更鷹派的特朗普上台,連拜登也罕有主動提起這話題,雖稱不知道以方是否有此盤算,但強調自己一向最支持以色列。

格爾文坦言,拜登政府明白一旦以伊開戰,美國沒辦法避免遭拖入,故正嘗試勒住以色列,但過往證明只能部分做到。他形容內塔尼亞胡如今得償所願,終可將以色列與伊朗代理人哈馬斯之間的「近鄰爭端」,升級至以伊之間的「存亡衝突」,而在內塔尼亞胡向真主黨開刀後,「伊朗上釣了」。

還擊伊朗合乎比例否 反映以升級局勢意願

在格爾文看來,內塔尼亞胡及其內閣如今有兩條路可以揀,如果以合乎比例的方式還擊伊朗的彈道導彈攻勢,例如攻擊某一兩個軍事目標,就代表處於多邊戰線的以色列不想再升級局勢,但如果以不合乎比例的方式還擊,例如轟炸伊朗的核設施或油田,則顯示他們可能認定一舉解決伊朗問題(及其核野心)的時機已成熟,尤其是附近有美國海軍部署——即將來臨的美國大選令拜登縛手縛腳,難以施壓內塔尼亞胡,「故決定權實際上在以色列而非美國手上。諷刺的是,這場危機顯示美國和伊朗對其代理人的控制能力是如何有限」。

明報記者 周宏量、洪明超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