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籌備逾2年半 下周開鑼 港首辦演藝博覽 文化產業通往世界?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撥款4200萬元、由《財政預算案》宣布起計籌備了逾兩年半時間,為期5天的首屆香港演藝博覽(HKPAX,下稱「演博」),將於下周一至五(14至18日)舉行。但在項目出台前關鍵時刻,先後傳出負責有關項目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蔡健斌10月初調任體育專員、藝發局香港演藝博覽執行總監朱靜嫻9月下旬請辭。臨陣易帥對演博成敗影響如何,有待觀察。但退後一步,演博對香港文化產業發展有什麼作用?終極是否指向表演藝術版的Art Basel?本身又有否具備發展成為年度盛事的條件?記者聯絡了主辦方及不同藝術單位,試整合是次演博的前因後果,並解答以上問題。

演博背後 牽涉文化產業結構

香港藝術愛好者對Art Basel、Art Central等藝博會不會陌生,事實上,是次演博性質類近,只是展現的焦點變成戲劇、舞蹈等以動態方式呈現的表演藝術。學者Philip Kotler及Joanne Scheff曾將表現藝術的特性歸納為無法輕易轉移或二次展示,而必須是一種當下表現形式。因此,提供一個讓全世界的人能真正「親眼看到 」它們的平台便至關重要;比起能單純觀賞的靜態雕塑,更着重即時互動的表現藝術。而這樣的大型博覽背後,不單單關乎藝文創作,更牽涉一個文化產業結構。不妨將今次演博想像為大型演藝展銷會,一眾參展者極盡所能尋找把演出搬到世界各角落的機會。

在亞洲地區,大型的演藝市集有日本國際橫濱表演藝術大會(YPAM);另尚有2005年起由韓國政府文化部舉行的首爾表演藝術市集(PAMS),而藝發局自2015年起也曾三度率領代表團出席PAMS。這次香港舉辦演博,確有分庭抗禮之姿,然而珠玉在前,香港如何突圍而出,成為下一個亞洲的國際演藝中心?

演藝市場以2023年YPAM為例,便設有由YPAM自製策劃的節目、公開徵集而來的節目、交流及伙伴項目(joint program)。至於香港演博亦設有四大部分,包括演博節目、國際精品演出、項目推介(pitch session)及地表探索(ground search)。記者向藝發局查詢不同部分的內容與性質,行政總裁周蕙心的書面回覆亦確認,本次演博借鑑了PAMS等大型表演藝術市集,當中「演博節目」為主辦方委約國際藝術機構共同創作的新作品,或本地藝團創作之新舊作品。而「國際精品演出」則是曾公演的作品;「項目推介」則可為全新製作或重演的「提升版」作品,兩者自2023年8月30日起公開邀請全球藝術人員及團體提交申請,並於同年10月30日截止,分別收到305份及133份申請。最終由評審小組選出現時15個來自12個地區的「國際精品演出」,以及12個來自9個地區的「項目推介」,各包括5個來自香港及內地藝團的演出。惟審批基準、各項目的定性相對模糊。據官網介紹,主辦方會於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大草坪舉行各地藝術單位的宣傳展覽,以及時長1小時半的「項目推介」。

本地藝團:藉此機會與外地重新聯繫

這次演博是香港首次為表演藝術界設立的大型藝術市集,記者訪問數個本地藝團,都表達疫情後無法重新巡演,或遇上慣常聯絡的藝術經紀離職等情况,是次演博則是與外地重新建立聯繫的好機會。當中,香港九大藝團大多都參加了「演博節目」,香港芭蕾舞團與香港舞蹈團便以新項目參演,後者更是同時參加「演博節目」及「項目推介」的藝團。香港舞蹈團行政總監鄭禧怡表示,比起以往在外地舉行的「香港周」,今次香港是主人家,邀請外地的人到來,於中小型團體而言,也是展現自己的機遇。就是次的成效,各單位則有頗為不同的意見,但大多認為有待觀察。如香港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邱廷輝便指要待「第一次過了先看到成效」,但對於政府過往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邱則謂:「講經常講,但真的去到文化產業,不是落了太多精力。」而城市當代舞蹈團藝術總監伍宇烈則對今次能否找到外地合作伙伴,表示「隨遇而安」,但他仍然相信香港有潛力成為國際演藝中心,只是政府首次舉辦演博,主辦方亦需要學習怎樣推廣。

記者亦訪問了未參與是次演博演出的中小型藝團「非常林奕華」,藝術總監林奕華表示該團現正推動《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畫的放映而未能參與演出,但會有一個攤位設施介紹劇團。沿此線索發掘,記者搜查有關博覽宣傳甚少的展覽項目,發現官方網站中「節目」選單並未列明「展覽」一項,惟在「節目」一頁可見相關簡短介紹。多番搜索後,方再於「登記」選單中發現「租用展位」一項,然而點進頁面後發現「展覽商名單」一項,截稿前仍表示「將於2024年8月30日後公布」,資料的透明度似乎有進步空間。整個演博全貌需如拼圖逐步扒梳,才可慢慢窺見。

當各大藝團的演出節目開放售票之時,中小型藝團卻幾乎絕迹,直至10月4日官方網站才陸續更新參與「地表探索」的藝術團體名單。名單主要聚焦中小型藝術單位,而翻查日程,每個參與單位只有30分鐘時間,與時長約1小時半、每天開放予內地與外地大團作介紹的「項目推介」類同,但地點則改為攤位展覽所處草坪的藝術展亭。雖然以自我推銷為主的環節是不同演藝博覽的慣常做法,但這樣短暫的展演時段是否真的能夠發揮主場優勢,讓外界看見本地中小型藝術單位的亮點?

作為少數獲選為「國際精品演出」的香港項目,《撈鬆》的創作人盧宜均表示申請時,項目主要分為主辦方邀請、國際演出及項目推介三大類別,如今看到較多中小型藝術單位參加的「地表探索」反而是後來新增的。她又提起自己雖獲主辦方資助演出8萬港元,但因為《撈鬆》演出時須聘請5名樂手及聲音工程師等後台人員主理現場音樂,所費實質已超越資助金額,幸獲第三方資助才能較小壓力地規劃是次表演。

30分鐘簡介作品 中型藝團憂「水過鴨背」

而以往曾隨團參訪PAMS的獨立藝術家梁海頤表示,當時主要通過「擺booth」,或在非正式的場合如coffee time或酒會交換名片尋找潛在的合作伙伴。而這次有機會以講述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講解自身創作,相信有助認識本地及外地伙伴。本地中型藝團「前進進戲劇工作坊」選擇了參加「地表探索」,該團伙伴創作人羅妙妍指參加演博「沒有大野心」,只希望成功匯報自己的作品和認識世界各地劇場工作者 。但擔心要在30分鐘內介紹藝團及1至2個作品,「會有少少水過鴨背」;因過往觀摩YPMA時,創作團隊約有45至60分鐘介紹。同樣對時間表示憂慮的尚有聲音及媒體藝術家岑宗達,他表示創作牽涉新技術的藝術家會對場地有要求,15分鐘轉場未必足夠,不過仍然期待透過交流獲得市場觸覺,了解全球表演藝術界中製作人的興趣,以及市場對新形式藝術的期望。

似乎是次的主場優勢確實容許本地中小型的藝術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作為需要時間沉浸或與觀眾互動的表演藝術,如此安排是否真的足夠讓本地藝團「走出去」?九大藝團自然是香港的生招牌,但香港其他仍在努力耕耘的個體似乎仍需要更多、更平等被看見的機會。

藝評人:聚焦業界 催生文化交流活力

藝評人馮美華則表示,這類演博除了透過各地藝術本身的衝擊令藝術單位發放更多創意 ,同時也着重讓各地把文化產物與表演項目帶到外地。事實上,以票價、選段演出,以及細小的演出環境來看,項目更多是對焦業界而非一般觀眾,「以往藝發局帶表演個體去參加PAMS的好處,在於看到各地的表演,尤其是實驗性質的團體。而今次最大的好處在於讓以往未到過外地表演的藝術單位展現自己,也可在外地團體訪港的過程中,誕生文化交流的活力」。而是次中小型藝團的參與度,或和其得到的資助相關,故有關部門有否就香港文化經濟與藝術創作的關係作研究,或透過研究數字制訂支援本地藝術單位的政策,似乎是博覽之後仍須持續關注之處。就此,周蕙心表示一向設有研究及發展團隊,就業界及觀眾喜好做調查,年度觀眾調查報告有為博覽提供數據支持。

自中央宣布十四五規劃以後,有一段時間經常聽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論述,李家超上任特首後在第二份《施政報告》宣布舉辦演博,背後的推手相信是其特首選舉辦成員霍啟剛。有不願具名的參與者透露,霍啟剛曾到首爾、中東做過幾次roadshow,相信會有這些地方的節目買辦過來,「內地(買辦)當然有」。「始終(演博)是業界買show平台,公眾面向是需要,但國際買辦覺得好,才最重要」;而本地藝團自然也不會太高興,「平台搞出來了,卻用來給外來藝團在這裏找金主」,但本地藝團從中得到的資源卻很少;但「終究是件對香港好的事」。

到底是次香港演藝博覽會否成為通往世界的橋樑,一切仍是未知之數。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單次大型盛事對促進本港表演藝術發展的影響力有限,每年大批年輕人滿懷理想進入表演藝術界,卻因為現實因素無奈離開舞台;而資源緊絀的中小型藝術團體,雖然戮力堅持,又有幾多能茁壯成長為長青的本地藝團?如此種種,有待回答。

首屆香港演藝博覽

日期:10月14至18日

網址:www.hkpax.org.hk/tc/page/schedule

文:鍾卓言、嚴嘉栢

設計:賴雋旼

編輯:王翠麗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