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日原爆倖存者組織反核武獲和平獎 挪威諾委會:啟迪世人堅守「核禁忌」

發佈於

【明報專訊】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周五(11日)公布,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日本支援二戰原爆倖存者組織「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簡稱日本被團協),表揚其「致力實現無核武世界,並透過原爆親歷者證詞,展示核武永不應再被使用」。諾委會主席弗里德內斯不諱言,今年的頒獎旨在聚焦堅守「核禁忌」(即反對使用核武)的必要性,強調「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尤其是核武國家」。被團協成員也認為,獲獎是因為俄軍侵烏和中東戰爭令使用核武的風險升溫。

藉原爆受害人親身證詞 助反思用核

諾委會發出的新聞公告提到,在二戰尾聲1945年8月的廣島和長崎原爆後,逐漸發展出有力的國際規範「核禁忌」(nuclear taboo),即認定道德上無法接受使用核武,而1956年8月10日成立的日本被團協是日本以至全球唯一支援原爆倖存者(日文稱「被爆者」)的全國性組織,它通過被爆者的親身證詞,協助世人「描述、思考和領悟核武造成難以理解的傷痛」,在推動防止核戰和廢除核武方面有重要獨特地位,並致力為建立核禁忌作出傑出貢獻,近80年來再未有核武被用於戰爭中,惟今時今日核禁忌面臨被打破的壓力,情况令人擔憂。

被團協全名中的「原水爆」意指原子彈和氫彈爆炸,前者指涉二戰原爆,後者則指涉1954年日本捕魚船「第五福龍丸」在太平洋比基尼環礁受美國氫彈試驗輻射污染的事件。

新聞公告提到,被團協至今提供數以千計證詞、制訂決議和作出公開請願,並每年派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及各和平會議,提醒世界有核裁軍的迫切需要。總有一日被爆者無法再見證歷史,但在被團協保留的文化記憶和持續努力下,日本的新世代將傳承其遺志,啟迪和教育全世界民眾秉持核禁忌,這點正是「人類和平未來的前提」。

石破茂:「被團協」獲獎極具意義

被團協是繼日本前首相佐藤榮作發表「非核三原則」(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並簽署《核不擴散條約》而獲1974年和平獎後,時隔50年再有日本人或組織獲該獎。被團協代表委員之一田中熙巳向日本放送協會(NHK)表示,他認為組織獲和平獎是因為俄烏和中東戰爭令使用核武的風險大增,不諱言有預感在不久未來將爆發核戰;另一代表委員箕牧智之認為被團協獲獎有助說服世界「禁絕核武可達至永久和平」。正外訪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則形容被團協獲和平獎「極具意義」。

(諾貝爾獎網站/NHK/中央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