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馬斯克無人的士似表演 少談實務

發佈於

【明報專訊】特斯拉(Tesla)(美:TSLA)10月10日於洛杉磯華納兄弟製片廠舉行「We, Robot」大會,介紹特斯拉各款新產品,當中「無人的士」Cybercab成主角。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揚言,無人的士3年內開始生產,預料成本很低,售價不多於3萬美元。惟外界對大會大失所望,大致認為細節欠奉,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短期內能到如此水平,斥馬斯克只說願景,沒說進展如何,尤其馬斯克昔日不時「走數」,未能兌現承諾。外界看法反映在特斯拉股價,當日挫近9%,單日蒸發670億美元。其後雖有少許反彈,但至上周四仍累跌7.5%。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路透社、Teslarati、ABC News、Business Insider

馬斯克聲言,旗下無人的士將於2027年內開始生產,售價3萬美元以下,即為其產品線中售價最低的型號,料無人的士將使停車場以及繁忙時段的塞車消失。同場特斯拉又展示大型無人駕駛車Robovan,最多可載20人,預告明年無人駕駛的軟件有望明年在加州、得州面世。

「我想自動駕駛的成本很低,低得你可以相像成個人化的公共交通。」馬斯克揚言,自動駕駛車輛可能較人類開車安全10倍,行駛時間亦長5至10倍,「有自動駕駛技術,你可以奪回你的時間。」惟特斯拉無人的士要在路面行走,仍有待監管機構批准。特斯拉無人的士特點是只有兩個座位,沒有軚盤、腳踏,且充電毋須插線,原理好比手機放在充電板。

大會簡介無人的士短至半小時

會前傳媒焦點放在無人的士,最終披露的實質資料不多,馬斯克的簡介亦只短至半小時左右。會後外界評語大多是缺乏細節,《華爾街日報》分析,要達成上述目標,特斯拉有兩大技術難題要應付:一是削低電動車生產成本,二是電動車無人駕駛之餘,安全得令監管機構滿意。該報指出,馬斯克會上未有向嘉賓證明上述兩者有進展。《金融時報》指出,馬斯克無透露如何降低自動駕駛的成本,亦未有言及無人的士背後技術。

大會當日特斯拉股價插8.8%,或反映投資者對馬斯克構想不賣帳。單日特斯拉市值蒸發670億美元,較通用汽車(美:GM)、福特汽車(美:F)單一市值還要多,跌幅更是當日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差。反之或受惠於特斯拉急挫,共乘公司Uber(美:UBER)、Lyft(美:LYFT)則抽升約一成。

Jefferies分析師批評,單靠願景就可達到更高水平的自動化技術,至今未有先例,而馬斯克未有提供可經核實的證據,來支持特斯拉的自動化技術,故難以衡量大會上提出的目標能否達成。汽車交易網站Edmunds分析部主管Jessica Caldwell指出,現時科技水平一下子到全自動駕駛,尤其不設軚盤及踏板,未免跳得太遠,且要短時間內做到,野心似乎過大。

分析:一下子沒軚盤踏板 野心太大

加拿大皇家銀行全球汽車業分析師Tom Narayan表示,他們與場內投資者交談過,對方認為今次會議缺乏實質數字及時間表。他續稱,這是特斯拉活動常見之事,今次則着力於包裝及推廣公司的願景。同場的德銀分析師意見相若,活動後向投資者發備忘錄,批評會議缺乏細節,無人的士示範片段太短,對此失望。投資研究機構CFRA股票分析師Garrett Nelson亦稱,特斯拉短期產品路線圖缺乏細節,對此失望,又稱特斯拉中期利潤前景不明朗,大會未能改變情况。

《金融時報》綜合分析師看法,指出特斯拉仍需面對監管障礙,自動駕駛技術亦依賴鏡頭及人工智能,其安全性亦是外界焦點,料特斯拉還要數年才可推出無人的士。

馬斯克多次未能兌現承諾

儘管馬斯克揚言3年內開始生產無人的士,外界對其承諾不以為意,因過往馬斯克多次未能兌現承諾。最早馬斯克曾聲言2017年底會有無人的士在洛杉磯與紐約運行,2019年時又稱「很有信心」翌年會有100萬輛無人的士在路上行走。時至今年4月初,馬斯克在X(前稱Twitter)上預告8月會發布「機械的士(Robotaxi)」。

昔日馬斯克亦曾表示,計劃經營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士車隊,乘客可用程式叫車,特斯拉車主亦可將愛車放在程式上做機械的士,賺取外快。不過,今次馬斯克未有提及這個程式去向。

Tesla軸心移向機械人與自動駕駛

今次大會除無人車外,也有Optimus機械人在場跳舞,以酒水招呼來賓。馬斯克重申,Optimus機械人將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產品,構想未來人形機械人將代勞家務,如購買雜貨、剃平草地等。馬斯克今次將公司軸心移向機械人與自動駕駛,並形容今年大會是自2017年推出電動車Model 3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呼應今年4月馬斯克曾對投資者豪言,特斯拉應被視為「人工智能機械公司」,而不是車廠。

《華爾街日報》評論,投資者等候數月,今次大會卻比市場預期側重表演,放輕業務,會後股價亦應聲下挫。對於近年特斯拉盈利能力削弱,更多消費者對電動車熱情冷卻,馬斯克正將公司的未來賭在機械人及人工智能身上。

[企業地球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