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調查:河岸垃圾97%塑膠 主要食物飲品包裝

發佈於

【明報專訊】綠色和平昨日發布《東亞河岸垃圾審計調查——香港》結果,早前在林村河及貝澳河收集到3263件垃圾中,97%為塑膠,4類包裝垃圾佔當中約七成,最多是食品包裝,其次是飲品包裝,但政府未有將食品包裝納入即將訂立的生產者責任計劃。飲品包裝的生產者責任制亦只聞樓梯響,未知能否如期趕及今年內提交法例草案。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認為,政府應從規管食物過度包裝入手,提供指引,並要求生產商有責任公布即棄包裝、產品數量及類別等,以便更全面制定相應政策。

綠色和平的團隊與參與調查的義工今年6月至9月分別在該兩條河的上、中、下游清理河岸10次,再按垃圾的物料、類型分類,發現食品(25.85%)、飲料(15.76%)、物流(15.73%)的即棄塑膠包裝,以及即棄塑膠容器和餐具(13.92%)等,共佔所有塑膠垃圾約七成。

團隊進一步識別飲品包裝垃圾,包括紙包飲品盒及膠樽上的品牌,主要為大型飲品生產商,包括維他奶國際集團(22%)、太古可口可樂(20%)及屈臣氏集團(香港)(17%)、景田(深圳)食品飲料集團(7%)等。

擬議生產者責任未納食品包裝

施政報告未提立法時間

去年施政報告訂立的KPI包括今年就生產者責任計劃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惟無提及納入食品包裝,只納入塑膠飲料容器、紙包飲品盒等,今年報告未有再提及立法時間,僅指該KPI「符合進度」,法例修訂工作、諮詢持份者及業界正在進行,法例草擬完成後會盡快提交立法會。

譚穎琳批評計劃「只聞樓梯響」,無確實實施日期、減量目標及重用率,認為回收以外,也要規範生產商在源頭減少即棄包裝數量,「只是回收要額外能源、運輸,或者回收後很多時候都不是做一個有用的物品」,認為回收非最終解決方法。譚續稱,即棄塑膠包裝、餐具等被棄置到環境,很可能分裂成微塑膠入侵生態系統及食物鏈,威脅人類健康。

環境局:包裝種類繁多 問題複雜

被問及為何不將食品包裝納入生產者責任制計劃,環境局回覆稱,食品包裝的物料種類繁多,而且涉及大量的製造商、進口商、分銷商及零售商,要在這方面制定生產者責任制存在不少的複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問題,故當局參考各地經驗,先擬訂指引協助業界嘗試減少包裝廢物,一旦時機成熟,會諮詢業界和公眾如何把食品包裝納入法定生產者責任計劃。

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及產品條例的適應期明天屆滿,譚稱政府「完全沒有公布目標」,敦促政府應有清晰藍圖,列明減少相關產品的目標數量,並定期檢討成效。對於新一份施政報告無再提垃圾徵費,譚表示失望,稱政策以「暫緩」作結果並不理想。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