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工夫不單止在教育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上周,香港特首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筆者看到,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建設,已連續兩年在報告中提及。

顯然,當下「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對香港發展具有「戰略支點」意義:一來能夠為香港打造科創中心提供科研力量儲備;二來能夠彌補香港因生育率低、移民潮(特別是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移民)導致一部分香港專業人士流失而出現的人才缺口;三來吸引更多元的國際學生來港求學,有助提升香港軟實力,開展對外交往新局面,增強國家和特區的國際軟實力及話語權。真可謂「一石三鳥」、一舉多效,助力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從實力來講,香港當之無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增加高校數量,提高大學入學率。近些年,香港在高等教育領域持續投入,高校國際排名不斷上升,在本港形成了國際化程度高、教學質量高、科研實力強的高校群。

早前美國史丹福大學公布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行榜,香港共有1534名學者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更有13人躋身所屬學科領域的全球前10位。而根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香港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5所排名世界前100大學的城市。可以毫不謙虛地說,香港是近年全球高等教育發展最快的城市。

然而,香港卻並不是海外學生的留學熱門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際教育年報中的「國際知名留學國家和地區」,從來沒有香港。香港高校的非本地生,有70%來自內地,生源多元化、國際化方面仍有待提升。本次施政報告提出要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便是希望這一情况有所改變。與傳統名校相比,一些香港高校比較「年輕」,例如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建校才三四十年,是高校中的「新貴」,仍需時日建立海外聲譽。

家庭擇校 擇的是機遇

筆者認為,除政策傾斜、「出海」宣講之外,香港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吸引海外學生,更應從改善香港的產業機遇着手。有遠見的家庭留學擇校,除了學校實力,所在地的就業前景、產業機遇、文化背景等因素均會考慮在內。簡言之,高校擇校,擇的是機遇。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經濟類學科毫無疑問對海外學生具吸引力。但隨着「數智時代」到來,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專業一躍成為學生選專業乃至擇業的首選。在這些領域,香港的優勢不再顯著。在科創產業有更多投入的內地或新加坡,成為與香港爭奪海外生源的有力競爭者。

香港雖致力發展科創中心多年,但目前經濟產業結構依然以金融、保險行業為主導,尚未形成成熟的科技產業集群。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2022年本地研發總開支為301.38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1.07%‌,遠落後於一河之隔的深圳的5.81%。有機構預測,香港IT(資訊科技)人才缺口未來5年將高達10萬人。甚至不少本地IT人才也寧願北上發展;吸引非本地生就讀相關專業並留港就業,難度可想而知。

高等教育中心 與科研產業經濟相互成就

綜觀世界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中心從來都是與科學研究、產業經濟相互成就的。16世紀,文藝復興及當時的貿易中心意大利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源地。17世紀,正在孕育工業革命的英國成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18世紀,工業化「分工」思想使法國出現培養各類專業人才的高等專門學校,也引領了當時的世界高等教育。19世紀,世界進入「電氣革命」,當時的高等教育中心是西門子公司的故鄉德國。20世紀,美國因一戰、二戰紅利,吸引到大量世界尖端人才發展前沿科技;同時通過制度創新,實現了科學研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支撐,不但成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也造就了如今「產學研一體」的現代高等教育發展模板。

如今,「數智時代」來臨。香港若想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更應借力相關產業的東風。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