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北都濕地顧問報告:三寶樹先建 蠔殼圍最後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早在2021年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漁護署兩年前委託顧問進做策略可行性研究,各界關注原本增設的3個濕地保育公園,除三寶樹外其餘南生圍和蠔殼圍會否「走數」。當局昨晚公布報告表示,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是「可行且值得」,建議政府分期建立,首先建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再適時檢視其他擬議公園。報告提到,發展次序依次為三寶樹、香港濕地公園擴展部分、南生圍,最後是蠔殼圍。

公園各設定位 漁署:大致接納

全份報告共98頁,分10個章節。漁護署表示大致接納報告建議,會在下一階段就各公園做勘查、設計和建造的詳細研究時考慮該些建議。

報告提出由於濕地保育公園系統規模龐大,應分期建立(見圖)並各有定位。報告建議先發展三寶樹,「緩解新田科技城發展導致的生態及漁業資源影響」,定位是「生物多樣性及水產養殖和諧共存」;其後依次發展香港濕地公園擴展部分定位「濕地教室」、南生圍濕地保育公園定位「生態旅遊天堂」,蠔殼圍濕地保育公園(包括沙嶺/南坑部分)定位「鄉郊體驗勝地」。

各園再分4區 政府協調團體合作

針對佈局設計,報告建議每個公園劃分不同區域,包括「生物多樣性區」、「生態友善水產養殖區」、「漁業優化區」及「訪客區」;管理方面建議整體由政府負責,按公園各區域的功能及營運需要協調不同團體合作,為他們制訂指引。至於公園邊界,報告建議要考慮濕地生境的面積;生態價值;水產養殖活動強度;已確定、規劃中和擬議的發展項目;目前土地用途及狀况等。

針對應先發展三寶樹的建議,報告解釋該處屬遷飛候鳥飛行路線的核心部分,且鄰近米埔自然護理區及其他濕地,擁有大片活躍魚塘,先建立公園能及早保護飛鳥廊道,與米埔產生協同效應。報告又指應先發展該公園西北部分土地,再發展東部及南部,第一期工程爭取2031年完成,2039年或以前落成整個公園。

濕地會倡設諮詢會監督保育進度

香港濕地保育協會主席文志森支持政府盡快發展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以進一步提升后海灣一帶濕地系統生態功能。他建議政府成立包括環團、漁民代表等的諮詢委員會,以監督落實該公園的具體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