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未來城市:赤洲恐龍化石 拓港古生物研究 專家:可對比更北地區化石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史無前例出土恐龍化石,對古生物愛好者來說不算意外,卻仍是夢想成真一刻。以前看恐龍化石要到外地,現在近在咫尺,古生物化石工作者龍德駿感覺很神奇,「恐龍與我們在同一個空間住過,只不過比我們久遠」。或許1億年前,香港真的有12隻恐龍在野餐。此恐龍化石的科研意義仍有待研究,但對大眾教育意義深遠。挖掘化石需要大量資源及專業人員參與,香港的古生物研究與教育有多少發展空間?

內地專家現場考察

港產恐龍化石上周五起在香港文物探知館(下稱探知館)展出,記者現場所見,開放首兩小時參觀人數不算多,高峰時約十數人。隔着玻璃展示櫃,小學生、長者與外籍遊客好奇探看,不過外行人看化石,似乎看不出所以然,有人問道:「哪裏是恐龍骨?」細看展版和聽職員介紹,才略知一二。

龍德駿觀乎網上討論,同樣不少人說看不懂,懷疑是否真化石,甚至拿來開玩笑。熊貓經濟仍不絕於耳,有網民提出是否要大搞恐龍經濟、遺址經濟。「(網上)反應無我想像中咁開心,甚至好像很負面,會嬉笑怒罵……可能我太認真,但是我覺得真的很嚴肅,是香港的大事。」龍德駿相信很多恐龍同好與他一樣,樂見恐龍化石出土。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從事恐龍研究多年,受訪時指中國與美國、加拿大、阿根廷並列恐龍化石的四大國,「香港有都不是一個驚喜」。本地學者一直知悉香港存在恐龍時代的岩石,不過大部分為火山岩,組成獅子山、飛鵝山等高峰;少數地方如赤洲、荔枝莊等有沉積岩地層,即有可能存在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自1920年鳳凰笏發現香港第一塊化石「香港菊石」以來,本地陸續出土植物或有脊椎動物化石,例如侏羅紀時期的魚,歷史甚至比這次發現的恐龍化石更久遠。文嘉棋稱:「但這是第一次(香港發現)在恐龍時代住在地面的動物。」

一日未見化石真身,「香港曾經有恐龍」都只是一個推測。有指侏羅紀中至晚期,香港發生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環境不利恐龍生存。本地學者在過去百年間進行多次地質調查,從未有發現,即相關地層的地表應該沒有明顯露出的恐龍化石。直至今年3月,古蹟辦接獲漁護署通知,赤洲的沉積岩可能含有疑似脊椎動物化石,後來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所)專家現場考察,對疑似化石進行切片分析,才確定為大型恐龍骨骼化石。

找化石考眼力?

恐龍化石深埋赤洲多年,為何一直未被發現?文嘉棋以機會率說明,由於天然環境難以保存化石,古生物學家一般會往大範圍搜索,以增加成功機會。他曾到蒙古戈壁沙漠,與研究團隊花幾星期找恐龍化石,覆蓋面積差不多有整個香港那麼大。香港的沉積岩地層範圍小,他多次行山也未發現過,「所以在赤洲找到恐龍化石,找到的人都好好眼」。 因不同種類化石呈現不同顏色,分辨化石仍依賴人眼觀察,需要古生物學家的專業判斷。

覓得化石固然有運氣成分,但龍德駿亦提到另一要素。古生物研究需要投放不少人力、時間與金錢,挖掘團隊每多一對眼,自然更容易有收穫。而且專業人士參與很重要,單看這次赤洲的發現,呈灰白色的恐龍化石並不顯眼,而且紅色岩層中有許多類似的灰白色物質,一般人僅憑肉眼難以辨認。這次獲古脊椎所專家考察分析,才能辨別化石真身。

港投放資源不多 專家「貼錢」研究

古脊椎所為亞洲研究古生物的權威機構,香港並沒有類似的專責機構。雖然本地大學有零星學者研究,不過龍德駿認為整體獲投放的資源不多。他過往參與不少香港化石研究,包括2022年與港大地球科學系榮譽教授陳龍生共同發現一塊約有1億9000萬年歷史的侏羅紀菊石化石。從挖掘化石,到進行清理及修復工序,龍德駿有時還自行製作古生物復原圖片,供傳媒發表,一連串研究工作不止耗時,甚或要自行「貼錢」。

即使要投入大量資源,龍德駿認為尋找香港化石仍有其意義。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覓尋本地化石是他從小到大的夢想,「甚至投放自己的資源,有能力做到幾多就幾多」。

文嘉棋常常往外地沙漠挖掘恐龍化石,找到完整化石的機會更多。政府公布化石消息前一天,文嘉棋才剛剛發表新研究,登上著名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香港這次發現的僅為化石碎塊,對恐龍研究的意義有多大?文嘉棋稱需要專家進一步研究才能下結論,可考慮對比香港與內地其他更北地區的化石。由於地理環境與動植物分佈有別,研究人員有機會找到港產恐龍化石的不同之處,從而具科研價值。然而教育意義也不容置疑,「我在香港長大,所以我覺得這是有意思的,讓小朋友對山區環境、化石、古生物等科目有多一點興趣」。

發展局:盼與鄰近地區合辦展覽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所)專家暫時根據化石骨骼碎塊的體積判斷,恐龍個體龐大,有可能是蜥腳類或鳥臀類恐龍。探知館展出化石真身之外,還展出前述兩種恐龍的模型,兩者高度與特徵差別很大。要推測恐龍模樣,看來還需要找到更多資料。赤洲島現已封閉,讓已獲許可的專家進行更多研究。文嘉棋指,專家找得愈多骨頭愈理想,「如果得很少(化石),很難有證據研究,無乜嘢可以講」。

對於未來展出的可能,文嘉棋說,由於暫時掘到的化石不多,建議利用X光技術展示恐龍骨的構造和質感,像是當人的手腳骨斷裂,X光有助了解骨頭情况,提取重要資訊。至於專家完成研究後,他認為可考慮與內地其他出土恐龍化石比較,呈現更豐富的恐龍故事。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周五受訪稱,恐龍化石科研工作需時,未來希望串連大灣區及廣東地區相關研究資料,構建不止香港、甚至整個地區的恐龍故事。恐龍化石未來或會與其他香港古生物化石一同展出,例如菊石化石,讓公眾體驗更豐富。他期望可與本地科研組織及海外學術機構多些合作,亦希望與鄰近地區博物館合辦恐龍展覽。

冀化石留港 製模型復原

「我覺得很慶幸,化石(現在)可以在香港收藏。」龍德駿指1980、90年代在香港找到的化石,很多要送往外地研究,無法重返香港。他希望未來發現的化石亦能留在香港研究,並供市民觀賞。隨着科技發展,現時外地古生物專家未必需要化石實物,透過掃描後的數據亦能進行研究。

說起恐龍展覽,人們或會聯想起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示恐龍完整骨骼。除了負責發掘研究的古生物學家,龍德駿稱古生物工作分工仔細,還有像其團隊主力後期工作如清理、復修,並依據古生物學家研究所得,按恐龍的尺寸、身體結構和特徵製作模擬圖片與模型。博物館訪客大多會與恐龍模型合照,而不是化石本身。「博物館需要模型讓大眾看,有時候最吸引人可能是那些復原模型。」龍德駿說展覽主角仍是化石,但不妨製作模型吸睛。香港本身有化石復修及還原的專才,但龍德駿透露團隊以往多接受外國及內地的委託工作,希望這次本地團隊有更多機會參與復原工作,有利產業發展。

龍德駿說,本地過往舉辦恐龍或古生物展覽,往往吸引大批人流,顯示大眾對相關主題有濃厚興趣。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年輕人「入坑」恐龍。龍德駿成長的年代沒太多玩具選擇,揭揭恐龍書便愛上了恐龍;即使現在娛樂更多元,或許因恐龍兇猛、獨特外形,「小朋友仍喜歡拿着兩隻恐龍打架」。由恐龍出發,他慢慢認識更多古生物,更開設網站與論壇持續推廣,轉眼便20多年。有生之年難得目睹港產恐龍化石,他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注、喜歡。

然而不論有多喜歡,大家切勿自行尋找或挖掘化石。香港的化石受《古物及古蹟條例》保護,挖掘或搜尋化石須事先獲得當局發出的牌照,如在郊遊時意外發現疑似化石,應立即向古物古蹟辦事處報告。

【化石研究篇】

文˙ 朱令筠

{ 圖 } 廖凱霖、受訪者提供、香港地質公園網頁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