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綜援婦求醫3認可牙診遭拒 2無解釋 第三間始告知需看專科 社工:冰山一角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上周發表總結報告,目標加強預防,期望市民保存牙齒。綜援受助人可獲社署牙科治療費用津貼,67歲周婆婆4年前起受牙痛困擾,先後向3間社署認可牙科診所求醫,首兩間卻在無解釋下拒絕報價和治療,甚至有牙醫要求「過主」。後來她才知要專科治療,一般牙科診所不懂重杜牙根,幾經波折下轉介至菲臘牙科醫院,由社福機構資助約1.6萬元治療。

協助個案的社工稱婆婆情况冰山一角,質疑上述情况有違保存牙齒政策方針,建議社署檢視制度(見另稿)。

社署:倘牙患複雜難索估價 可找署方職員

社署回覆本報稱,如個別受助人有特別困難,例如因牙患複雜以致無法索取估價,可與社署職員溝通,署方會因應個案實際情况諮詢衛生署,以提供專業意見及適切協助。

醫衛局:弱勢牙科服務已滿足絕大部分需要

醫衛局稱,綜援牙科治療津貼由社署執行,該局無有關個案詳情,不便評論。該局稱絕大部分牙患可由非專科牙醫處理,為弱勢社群提供的牙科服務已能滿足絕大部分需要;如有特別嚴重口腔病患,可由牙醫轉介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專科跟進。該局稱將推出社區牙科支援計劃,目的為弱勢社群預防和及早處理牙患,減少牙患及惡化。

獨居深水埗公屋的周婆婆,20年前為右下兩顆臼齒杜牙根,新冠疫情初期兩顆牙再次敏感不適,進食冷熱食物均疼痛難當,只好以左顎慢慢咀嚼,刷牙時更「痛到痹」,惟當時憂慮疫情而無求醫,去年初疫情放緩才決定求診。

終轉介菲臘「私家」收費治療 社協助籌資

社署為綜援受助人提供牙科治療費用津貼,涵蓋脫牙、洗牙、鑲補、假牙、牙冠、牙橋、牙柱、牙樁及杜牙根,受助人向社署認可牙科診所檢查及索取估價後,可受資助由本港任何註冊牙醫治療。周婆婆憶述,去年初起先後向3間社署認可牙科診所要求報價均遭拒絕,首兩間「連解釋都無」,更有牙醫表示「過主」。

周婆婆今年7月在第三間診所檢查後獲告知該兩顆牙需再杜牙根,由於重杜牙根屬專科治療,一般診所不敢報價,遂將她轉介至菲臘牙科醫院。她在該院檢查後,因不符教學用途要以私家收費治療,最終在社區組織協會籌集資金後,9月花約1.6萬元治療,現已治癒。

嘆每次申報價皆須從頭再來 盼專科納資助

周婆婆說,申請報價極不容易,「姑娘(社署社工)電話好難打,留言又未必覆」,從社工取得報價書後再約診所估價,每當診所拒估價,她要再向社工申請報價書,每次過程以月計。她說第三間診所牙醫曾勸她剝牙,但她有感「好地地一隻牙就這樣剝了」未必是好事,故無答應。

她慶幸獲社協幫助,否則最少要儲蓄一兩年才能支付過萬元,期望綜援牙科資助可涵蓋專科,幫助其他有需要基層。她對不斷被牙科診所拒絕感無奈,「叫我『過主』都起碼有原因」,例如建議她尋求專科治療,「起碼我有目標搜尋」,而非不斷反覆重試估價。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