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政府擬推常見癌症篩查 梁智鴻倡設防癌基金

【明報專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針對常見癌症制定篩查計劃,涉乳癌、肺癌和肝癌。香港防癌會會長、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昨日接受本報訪問說,政府擬推的篩查涵蓋本港常見癌症,有助早發現和早治療;而癌症跟進亦很重要,期望爭取政府設立防癌基金,資助擴展病人治療甚至精神和心理健康支援。
稱跟進及心理照顧亦重要
梁智鴻昨出席香港防癌日啟動禮後受訪稱,本港推行大腸癌篩查成效很好,支持逐步擴至更多常見癌症。他稱跟進確診者亦很重要,除醫療需要外,也需照顧精神和心理需要,相關工作繁複和所涉資源龐大,而坊間不少防癌非牟利機構依賴慈善捐助營運,期望政府設立防癌基金,加強癌症診治和跟進。
香港防癌會主席朱楊珀瑜向本報說,癌症患者需要龐大心理支援,尤其年輕患者,故醫療和社福跨界別合作尤其重要;該會正與不同地區康健中心合作,當市民在中心接受健康評估後,如有需要可轉介該會接受情緒輔導等。
防癌會:早發性癌症
港人認知度低
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表示,篩查可增治療成效,但政府須考慮成本效益,並非所有癌症值得篩查。他支持政府擬推的篩查,建議毋須全民普查,下一步應界定高風險群組。
香港防癌會9至11月訪問455名從未患癌的本港成人,發現67%受訪者具備最少3項「早發性癌症」(即50歲或以前患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家族遺傳、肥胖和吸煙飲酒等,其中36%未滿50歲受訪者無意接受癌症篩查。調查亦發現,分別有31%、11%和8%受訪者誤以為多曬太陽、間歇斷食和全食素可防癌。
林嘉安說港人對早發性癌症認知度低且充滿誤解,亦有欠警覺,呼籲市民避免吸煙飲酒、戒掉不良飲食習慣及多做運動。對於政府早前調低烈酒稅,他說有海外地區酒稅與喝酒人口不成正比,相信政府會在經濟和健康取得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