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政府擬撥逾6億資助巴士的士換電動車型 (18:24)

環境及生態局今(10日)發表《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擬推出資助計劃,推動業界使用電動專營巴士及電動的士,擬分別資助巴士4.7億元、的士1.35億元用於更換電動車型,並在2027年合共增設至少500個高速充電樁。局方又指,目標是在2050年前達至專營的士、巴士零排放,將在2027年作首次檢討,其後每五年檢討一次。
局方建議,資助約600部專營巴士營辦商新更換或添置的單層及雙層電動巴士,每輛分別資助40萬元及80萬元,或購置車輛資本成本的25%,以較低者為準,擬議總資助料涉及約4.7億元。至於的士,局方擬資助業界購置3000輛電動的士,並會邀請車齡最舊的3000輛的士車主接受資助配額,建議每輛資助4.5萬元,料涉總資助為1.35億元。
資助計劃要求,專營巴士營辦商須在2027年底前訂購電動巴士,並在2029年底前完成車輛交付及登記,且資助額的25%將在電動巴士達到特定績效指標後,如預先指定的行駛里數後發放。而的士車主須在邀請信發出後兩個月內回覆,並在六個月內訂購電動的士,訂購後的12個月內為該電動的士領牌,如當中有車主不接受配額,將按車齡邀請其他車主。
為達至2050年車輛零排放的目標,政府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制訂《路線圖》及提供配套支持,以實現在2027年底前投入約700輛電動巴士和約3000輛電動的士的目標。《路線圖》提及,將於鼓勵為主推動綠色轉型,以資助形式為主,予巴士營辦商和的士業界有足夠空間和時間轉型,並會循序漸進,同時避免轉嫁成本予乘客。
《路線圖》指,現時約6000輛專營巴士中,僅1.4%為電動巴士,而電動巴士價格較傳統柴油巴士高約50%;至於的士,全港目前約有1.8萬輛,只有約0.5%為電動。環境及生態局署理副秘書長楊戎表示,由於有關電動車輛佔比非常低,成本亦較高,認為業界在初步轉型時需政府「推一推」以減低負擔。他又稱,過去5年雙層巴士的價格跌了三成,電動的士價格與石油氣或混能車輛相若,認為未來在電動車「功能愈來愈好、價格愈來愈平,車種愈來愈靚」時,業界自然有誘因轉電動車,屆時政府未必需再資助換車。
《路線圖》亦涉及充電設施安排,其中大型車輛如電動巴士、貨車及車隊將在車廠、公共運輸交匯處等地補電,而的士則被安排使用「覆蓋全港的高速充電網絡」。由於的士全天運作,電動的士須使用輸出功率達100千瓦或以上的充電樁,當局計劃透過改建傳統油站為高速充電站、開放巴士車廠充電設施,以及在的士站設高速充電樁等措施,在2027年底於全港增設至少500個充電樁,預計可滿足3000架電動的士的充電需求。
至於電動巴士的配套設施,局方指,專營巴士營辦商將自費為營運安排必要配套設施,包括但不限於充電設施和維修人員,當局則會在政策上協助在車廠安裝充電設施,如物色更多合適地方建立供巴士用充電設施、支持改變土地用途作高速充電站的規劃建議等,另外新公共交通交匯處、巴士總站亦會預留位置安裝巴士專用充電設施。此外,當局已於去年起開辦電動車維修保養證書課程和安全認知課程,並設立電動車培訓工場,以培訓更多合資格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