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e道首季滿7歲可用 料惠20萬童 研容貌識別私家車客 過關免示證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入境處長郭俊峯昨日公布,該處計劃推出4項措施提升出入境措施,包括今年首季將調整「e-道」服務適用年齡,由年滿11歲下調至年滿7歲,預計約20萬名兒童受惠;另正研究以容貌識別技術,容許私家車乘客毋須出示旅行證件下便可辦理出入境手續。

入境處昨舉行年結記者會,提到首條「e-道」服務在羅湖管制站啟用至今逾20年,總使用人次逾20億,並將推出多項優化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措施,包括首季將「e-道」服務適用年齡放寬至持有效特區護照及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的年滿7歲兒童。

入境處擬推4措施

機場最快第三季可容貌識別入境

其餘3項措施處於研究或測試階段,包括最快第三季在機場入境大堂推出新款「e-道」,合資格香港居民毋須預先登記,亦毋須出示旅行證件或二維碼,入境時可以容貌識別技術核實身分。

處方去年與應科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郭俊峯稱正研究以容貌識別技術,研究私家車乘客毋須出示旅行證件下便可辦理出入境手續。皇崗口岸正在重建,最快今年底完成建設口岸聯檢大樓;該處正研究採用三道閘門設計的自助通道,以便日後將採用「一地兩檢」,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

去年入境處錄得約2.98億出入境人次,較前年增41%,與新冠疫前2019年的3億人次相若(見表);其中4450萬人次屬入境訪港旅客,按年增約31%,內地旅客佔3404萬人次,增約27%。

去年出入境人次近3億 近2019

拒入境者增三成半 稱八成半目的可疑

去年有31,236人被拒入境,較前年增約35%;被拒人數佔整體入境人數約0.07%,與前年比例相若。郭俊峯稱當中85%來港目的有可疑,處方懷疑他們會在港「打黑工」或逾期居留,經查問後拒絕他們入境。台灣歷史學者黃克武獲中大歷史系邀請,原定本月到校任教,惟稱近日被入境處查問他曾否在內地擔任相關工作並索取履歷,故認為遭「政治審查」。郭說不評論個別個案,稱每宗簽證申請背後有其原因。

入境處去年9月逐步實施預先通報乘客資料系統,規定航空公司為旅客辦理來港航班登機手續時,須透過系統向入境處傳送來港航班及乘客資料。郭稱,只要航空公司準備好就能加入系統,無分優次;現有53間航空公司參與,料今年6月所有航空公司均會參與,而過去一段時間曾有被拒免遣返聲請者嘗試再來港,經系統阻截其登機。

稱放寬「一簽多行」反應不錯

新春將至,入境處估計今日起至大年初七一連8日內地黃金周共867萬人次出入境,料大年初二全日、初三上午及初五下午為高峰期。處方將減少前線人員休假,彈性調配人手,包括加開檢查櫃枱和通道,並增派人員維持秩序。內地去年底放寬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安排,郭俊峯稱本港現時市面較熱鬧,處方觀察到政策有「不錯反應」。

另外,政府去年初修訂政策,容許完成部分性別重置手術的跨性別者,在符合要求下更改身分證上的性別。入境處稱,修訂後接獲申請由月均7宗升至12宗;目前有99宗申請完成,「待處理」及「遭取消或無法再跟進」各有45宗。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