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美郵政停收港內地包裹 半日復常 付貨人委會:需觀望會否以行政手段阻進口

發佈於

【明報專訊】美國於當地時間周二(4日)起對華加徵10%關稅,涵蓋來自本港的產品,小額包裹亦不再獲關稅豁免,市民郵寄包裹往美國同樣要報關。美國郵政(USPS)同日宣布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包裹,惟維持半日即宣布繼續接收。立法會進出口界議員黃英豪稱加徵關稅的影響可控,謂不少廠商已在內地以外設廠;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則提醒,需觀望美國會否以行政手段阻撓內地貨品進口。

撤「小額豁免」 寄包裹須報關

美國對本港產品加徵額外關稅,根據美國政府公告,價值800美元(約6240港元)或以下的包裹不再獲得「小額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須繳付關稅,隨身個人物品、人道物資等除外(見表)。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表示,將要求所有來自中國的郵遞貨物正式報關,否則不會放行,即市民郵寄或經速遞公司寄送包裹到美國,都要報關。香港郵政昨稱,「正式報關」一向只適用於商業貨運,須透過報關代理提交所需文件和繳納關稅。

3速遞公司如常 DHL職員:或多需兩三日

記者昨日到DHL中環門市查詢,職員建議顧客報關時詳列包裹內的物品、數量、價值和運送原因,並表示因應美國海關清關,送遞時間可能增加兩至三個工作天,並預計收件人須繳付關稅,各州份實際稅款或有不同。

美國郵政於本港時間昨早宣布,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包裹,香港郵政隨即停收寄往美國的包裹,3間主要速遞公司DHL、FedEx及UPS則如常提供送遞往美國的服務。至昨晚美國郵政再宣布,於當地時間周三(5日)起恢復接收內地及香港包裹,香港郵政至截稿前未有最新安排。

林宣武稱幸續收 否則勢衝擊電商平台

林宣武認為,加徵關稅影響不大,指內地產品價格低廉,計及關稅仍有一定競爭力。對於美國一度停收內地及本港包裹,他稱目前電子商貿平台約一成貨品經郵遞出口,以低價商品為主,若改用速遞公司的服務成本至少增加一倍,幸美方撤銷決定,否則勢衝擊電商平台。不過林宣武提醒,需留意美國會否以行政手段阻撓內地及本港貨品進口,包括判斷貨品價格不合理地過低、扣查貨品及補收相關稅款。

議員:加稅影響可控 廠商早多地設廠

總商會批「試探」擾民

黃英豪亦表示額外關稅的影響可控,稱不少廠商已採用「中國加一」模式,在東南亞及墨西哥等地設廠,部分大型電子商貿平台也在美國設倉庫,加徵關稅前在當地已有一定庫存,但承認對小型廠商影響較大。他說,部分廠商正觀望美國與墨西哥的談判,一旦華府對墨西哥加徵關稅,原本轉移至當地的廠商就要再覓出路。

選委界別議員陳仲尼預期,廠商將加快轉移生產線,又批評華府舉措影響普羅市民,日後郵寄包裹到美國須繳付關稅及完成繁複報關程序。

香港總商會總裁楊偉添認為,美方停收本港包裹屬試探,「尋找一些籌碼,但又不是不能生存」,指有關做法擾民,且增加企業營運成本。他指出,跨境電商在中美貿易逆差佔比很低,美國針對電商平台根本不能追回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