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評審局去年揭32宗假學歷 近年新高 學歷評估申請急增至5763宗 內地學歷佔四成

【明報專訊】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下稱評審局)提供學歷評估服務。評審局最新年報顯示,2023/24年度在處理學歷評估申請時,揭發32宗以假學歷申請評估,為至少9年來最多(見圖1)。同期評審局收到的學歷評估申請亦上升,2023/24年度創新高達5763宗,以內地學歷為主,佔近四成。社會關注大學屢現假學歷個案,評審局主席陳仲尼估計相關個案將增加,但認為院校收生自主,須各自把關,難由評審局統一認證學歷。
明報記者 鄧佾文
評審局會透過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資料庫,並與不同學位頒授機構合作,以驗證學歷。評審局學歷評估申請網站稱「近日收到了大量申請,或需較長時間回覆及評估」;每宗評估現收費約3000多元。
內地學歷評估5年間翻倍
評審局最新年報顯示,2023/24年度錄5763宗學歷評估,創近年新高,按年亦升9.6%;5年間增幅近兩成(19.4%)。學歷評估申請人近年持續以內地學歷為主,2023/24年度錄2244宗,按年升32.7%;放眼近5個年度,內地學歷評估申請亦翻倍(見圖2)。
學歷評估主要屬個人申請,2023/24有5149宗,佔89.3%;其餘分別來自其他機構,佔493宗(8.6%)、公務員事務局105宗(1.8%)、教育局16宗(0.3%)。評審局解釋,申請者主要用作在港持續進修及求職,包括申請本地教學職位。至於評審結果,以加拿大、新西蘭及南非學歷為例,2023/24年度100%達到本港資歷架構學歷水平;內地及台灣學歷評估均99.7%達本港水平。
評審局提到,2023/24年度拒絕866宗學歷評估申請,原因包括學歷不受頒授國家或地區承認、屬假學歷、申請人資料不足或撤回;當中2023/24年度在學歷評估過程總共識別32宗虛假學歷申請,評審局已向警方舉報。
陳仲尼:院校應自行把關
評審局主席兼立法會議員陳仲尼稱,地緣政治等因素下,不少原本赴英美的內地生轉來港升學;又指非本地生申請本港院校的數目將大增,估計揪出的假學歷個案會愈來愈多,「但百分比是否一定增加,仍不敢講」。
本身為港大校委、剛卸任科大校董的他表示,不少院校高層均重視偽造學歷問題,但認為院校有收生自主權,况且各校收生準則不一,應各自把關,例如向申請人的學歷頒授機構直接求證,不可能由評審局「中央處理」所有學歷驗證。他稱評審局未打算大規模擴充負責驗證學歷的人手,須審慎檢視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