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控煙十招擬分三段 研先禁售非薄荷煙 吸煙委促一律盡快禁 議員籲看時機

【明報專訊】「控煙十招」快將上馬,本報獲悉政府擬分至少3階段落實,先推完稅標籤、擴大禁煙區等,其後才全禁另類煙和禁售加味煙。醫衛局長盧寵茂昨稱目標今年4月提交修例草案,控煙十招會一併審議並分階段落實。至於最受爭議的加味煙,他說會先禁售水果味等非薄荷類,下一步檢視禁售薄荷煙,無具體時間表。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期望盡快禁售所有加味煙;有議員建議時機成熟才推,將落實時間交立法會討論,免重蹈垃圾徵費覆轍。
政府去年6月公布10項控煙措施,盧寵茂昨於無綫《講清講楚》稱會循序漸進落實,擬明年先推完稅標籤和增加私煙罰則等,下一步才禁另類和加味煙。據悉政府擬分至少3階段推行(見表1),首階段的禁排隊吸煙因執法困難,研以擴大禁煙區執行,初步擬禁公共交通候車區吸煙,變相一人等車亦不能吸煙。
首階段研擴禁煙區 一人等車不能吸
本港2022年4月底起禁售和進口電子煙等另類煙,盧稱下一步會禁止室外管有和使用,並給予過渡期,暫擬明年中落實,待大眾適應才再擴展。至於加味煙,他稱分階段禁售主要考慮執法問題,與經濟和業界壓力無關,指吸食非薄荷類加味煙佔比較小(見表2),故以此作試點。
市民旅客帶完稅煙入境擬限20包
被問到將加味煙細分薄荷味與否,會否增加執法難度,盧寵茂稱目標打擊用於售賣的進口加味煙,故會要求煙草商進口證書列明添味成分;至於旅客或市民,當局將禁止攜帶指定數目以上完稅煙入境,初步構思20包為限。據悉完稅煙進口上限將涵原味和加味煙,以免執法人員辨別添味煙困難;當局考慮到日後市面仍可售原味煙,料措施主要影響攜帶加味煙。
政府目標今年吸煙率降至7.8%,被問短期不禁薄荷煙會否影響成效,盧否認當局「歎慢板」,稱須考慮社會接受程度和執法,仍以7.8%作目標,「考試100分是我的目標,我未必會達到,但我會爭取每一分」。
統計處前年數據顯示,20至29歲和女性煙民分別有逾七成和六成吸食薄荷煙,吸果味煙等佔比極少。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理解政府須考慮執法,以非薄荷類加味煙試行操作,而當局原定明年檢討禁「火車頭」等中期措施,期望屆時一併檢視禁售薄荷煙等。
梁熙促立法會從長計議 免重蹈垃圾徵費覆轍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說黨內原則上支持以不同手段降低吸煙率,惟須考慮現實環境和切實可行,包括對不同階層和香港競爭力影響。對於禁售加味煙和全禁另類煙,他期望當局從長計議,推行前交立法會討論落實時間,免導致垃圾徵費下場。
自由黨邵家輝反對最新方案,稱當局只禁加味煙買賣是注重旅客觀感,質疑電子煙繼續全禁是政策不一致;近年愈來愈多酒吧租用戶外地方提供水煙,憂禁售加味水煙打擊生意。
選委界陳凱欣建議藉學童保健識別「高危吸煙家庭」和透過情緒輔導服務了解婦女吸煙原因,再協助她們戒煙或避免吸煙,倘無效果才再考慮禁薄荷煙,並關注距離議會換屆只剩數月是否有足夠時間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