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簡樸房諮詢收2200份意見 七成範本

【明報專訊】為期約兩個月的「簡樸房」規管制度建議方案諮詢昨日結束,房屋局表示截至昨午6時,當局收到近2200份相關意見,主要來自電郵及信件等渠道,包括約1600份採用6款內容大致劃一的範本意見書。房屋局稱,自「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於2023年10月成立至持份者諮詢期結束,政府籌辦和參與近40場會議,與近700人次會面,聽取政黨、學者、專業團體、地產代理業界及關注組織等就解決劏房問題和簡樸房規管制度的意見。
爭年內通過法例
房屋局承諾全速整合簡樸房的相關意見,盡快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就最新建議方案,隨後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條例草案,爭取今年內通過法例。
房屋局長何永賢昨在facebook發帖表示,當局未來會提供約3萬個簡約公屋及約2.1萬個過渡房屋單位,未來5年還有15.9萬個公屋單位供應,相信在多項供應下,合資格及有需要的市民絕對「有得揀」。她提及昨到觀塘探訪劏房住戶,其中一家五口反映簡樸房規管可讓基層市民改善生活,但同時擔心未來租金上升。
公屋聯會倡登記連寬限期延至48月
政府擬議簡樸房登記期為12至18個月,寬限期12至24個月,即登記期及寬限期最長合共42個月。公屋聯會昨到政府總部請願,對業界人手是否足夠在寬限期內完成相關審核表示擔憂,建議政府可考慮配合租務管制為期4年的租客租住權保障,將簡樸房登記期及寬限期延長至合共48個月,並考慮進一步放寬簡樸房認證的專業人士範圍,包括曾修讀相關專業培訓課程者。
團體蒐意見信 八成促設起始租金
劏房支援連線與多個關注團體則由諮詢期起至昨日共蒐集714份意見信,昨早遞交房委會。劏房支援連線表示,意見信當中84%認為須設起始租金,避免業主將改裝及認證劏房的成本轉嫁租客,亦有83%意見認為凡因規管制度而被逼遷的不適切居所住戶,應獲得政府主動安置,並需達至原區安置原則。
地產代理監管局主席蕭澤宇回覆本報查詢稱,待簡樸房法例正式推出後,會適時向業界提供指引;部分地產代理業界對刑責有憂慮,盼政府加強解說。
新家園協會社區發展總監梁秉堅向本報稱,針對現時居住於不適切居所的住戶,現有區域服務隊應增撥資源跟進,識別受影響劏房住戶,安排個案經理處理,並直接轉介個案予營運過渡房屋的機構,以簡化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