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中電新系統結合AI 識別供電潛在風險

發佈於

【明報專訊】翻查立法會紀錄,中電2021年7月至去年6月共發生26次嚴重停電,當中近四成屬外在因素如惡劣天氣及第三方干擾所致。中電與本地網絡營運商合作在不足一年內研發全新智能管理系統Grid-V,透過整合約3000個數據點及鏡頭,結合人工智能(AI),能提早識別外在環境對供電的潛在風險。中電表示有關系統有效減低事故發生機率,令供電更加可靠。

整合3000數據點及鏡頭

Grid-V是網上系統,讓工程人員隨時監察中電電網。系統24小時運作,覆蓋變電站、架空電纜、關鍵供電設備等。系統設多角度鏡頭和紅外線功能,能偵測6種風險,包括煙霧、火焰、水浸等。當發現風險時,系統會即時按程度發出警報,並抽出相應監控影像,讓人員作實時風險評估。

系統去年9月首次應用。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智能電網及創新部副總監郭子敦昨日表示,系統曾成功預防大型起重車吊臂接近架空電纜;又舉例上月元朗雞公嶺發生山火,中電透過系統實時監察電塔附近火勢,經評估後決定調動供電點。郭說,系統準繩度現時還未達百分之百,例如系統有時會將燒垃圾誤以為山火,未來會繼續改良,包括研發無人機攝錄。

研加入無人機攝錄

現時系統包含約1000個鏡頭,主要位於中電業務範圍內。中電表示,數年內會將鏡頭增至1700個,部分涵蓋客戶建築物內的輸電設施。郭子敦另提到,當偵測到嚴重事故如山火時,會將影像分享給相關部門,例如消防處及警方。

被問到會否有私隱問題,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首席智能電網拓展經理列俊杰強調,錄像經加密處理,除非有需要跟進,否則只備存7日。他又承諾會做好資料管理,除非獲授權,一般員工不能進入Grid-V的狀態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