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AI峰會聚焦規管 中美較勁 萬斯促防威權政體 華籲共推發展共享成果

【明報專訊】為期兩天的人工智能行動峰會周二(11日)在法國首都巴黎的大皇宮舉行第二天會議,多國領袖及政府代表,以及科技企業高層等討論人工智能(AI)的全球治理等問題。美國副總統萬斯既警告歐盟過度監管可能扼殺AI產業的發展,又指「威權政體」正在尋求利用AI加強對國內外公民的控制,被指含蓄地批評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別代表張國清則表示,中國願意在人工智能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路透社報道,美國與英國未有簽署峰會聯合聲明。
萬斯發言時點名批評歐盟的《數碼服務法》(DSA)與《一般資料保護規例》(GDPR),認為這些法規對科技產業而言過於繁瑣,影響創新。
萬斯還強調,與「威權政體」合作「從來沒有好結果」,並警告說「與這些國家合作,意味着將你的國家綁在一個威權主義的主子身上,而這個主子試圖滲透、深入並控制你的信息基礎設施」。他進一步提到「這些威權政體大規模補貼並出口廉價科技產品」。傳媒指萬斯這番話似在暗批中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致辭時則表示,中國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參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面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國際社會應攜起手來,倡導智能向善,深化創新合作,強化包容普惠,完善全球治理。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歐洲希望「成為全球AI領導者之一」,稱歐盟希望發展「獨特的AI發展路線」,重點將放在合作與開源解決方案上,而非完全依賴市場主導的模式。她宣布歐盟計劃動員總值2000億歐元(1.6萬億港元)公共和私人資金,推動歐洲AI產業發展。
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等61國簽署 《關於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將「確保AI開放、包容、透明、合乎倫理、安全、可信」定為優先事項,並強調遵循「國際框架」。
美英未簽「包容可持續AI」聲明
路透社昨報道,美國與英國未有簽署聲明。有報道指美國對「包容與可持續AI」等措辭感到不滿。英國未簽署AI峰會最終聲明,原因是該聲明在全球治理和國家安全相關問題上缺乏明確性。
(路透社/法新社/Politico/衛報/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