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沛良:對2025年財政預算案的期望

發佈於

【明報文章】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底發表,政府正密鑼緊鼓與不同團體交流,聽取意見。近日我和一眾立法會議員,亦與財政司長陳茂波會面,提交建議,並指出香港政府面對連續3年錄得千億財政赤字的嚴峻挑戰,冀政府能夠秉持「取諸社會維持財政穩健,用諸社會增強長遠承擔」的理財哲學,為紓緩財赤、經濟轉型及香港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香港政府面對地價收入及印花稅收入大幅減少,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福利等領域的開支卻持續增加,當局必須重點考慮如何適度開源增加財政收入、大力節流削減部分開支。基於此,我從開源及節流兩個方面,向政府提出不同意見。

倡交通違例罰款上調至500元

開源方面,我建議政府根據「能者多付,用者自付」原則,調整部分收費或稅項,檢視部分多年來未曾調整且罰金水平未能起到威懾作用的定額罰款,例如《定額罰款(交通違例事項)條例》包含8個適用於有關泊車的違例事項,相關罰款自1994年來一直維持在320元。

我建議政府在增設泊車位的同時,將交通違例罰款提升至500元。此外,針對日益嚴峻的「黃牛黨炒飛」問題,原罰款2000元力度不足。筆者建議提升至5000元,以增加阻嚇力。

考慮增設博彩項目

遏外圍賭博添稅收

近幾年,利用數碼化和加密貨幣等方式參與非法賭博,在香港日益活躍。據賽馬會統計,2023年港人在非法博彩市場的投注金額約達3500億元,賽馬加足球或佔75%,而籃球則佔15%,估計經常賭籃球的人可能有10萬至15萬。

儘管政府每年從博彩及彩票中獲得約280億元稅收,但自2003年來已有20多年無批准新博彩項目。因此,筆者促請當局考慮增設如籃球等博彩項目,以打擊外圍賭博並增加博彩稅收。

節流方面,2元乘車優惠的公共開支近年不斷上升,伴隨香港人口老化加劇,相信未來有關開支只會不斷增加。

2元乘車優惠 應設每月補貼額

我認為政府應根據相關出行數據,檢討並優化該計劃,確保這項德政在財政可負擔下得以延續。對此,我建議政府應設定每月固定補貼金額,令政府有所預算。此外,自2022年政府下調計劃的合資格年齡至60歲,財政支出大增。我建議公共交通營辦商要共同承擔社會責任,將長者半價優惠的年齡下降至60歲,向更多受惠人士提供票價優惠,回饋社會。

在政府人事編制方面,儘管政府近年通過控制公務員編制實現了零增長,但與此同時,首長級編外職位的增設卻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值得關注。

政府應進一步精簡首長級編外職位、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以提升行政效率。筆者建議在新財政年度,政府加大力度削減部門開支,並重新評估外判服務的必要性;同時加快電子政務建設,以科技手段推動公共服務提質增效。

在政府公共工程建設方面,我建議應審慎使用公帑,全面檢視現有工程進度與開支情况;特別是在當前財政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政府須確保資源合理分配,適度推遲非緊急工程,綜合考量工程的緊迫性、成本效益及財政承擔能力,集中資源支援對民生和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工程項目,確保每一筆公帑都用在「刀刃」上。

訂稅改藍圖 探索新稅項

最後我想指出,香港稅基狹窄問題亟需正視。過度依賴較單一的稅種,易受經濟波動影響。筆者建議政府全面檢視現行稅制,在適當時機開展公眾諮詢,制定長遠稅改藍圖;在維持簡單低稅制的前提下,探索新稅收來源,例如消費稅,以擴大稅基,增強財政可持續性。

我期望政府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能夠採取創新方案及新的理財哲學來解決財赤問題,確保香港政府財政穩健,並促進社會長遠發展。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沛良]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