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輔導團體:短期杜絕太樂觀 學校可設三層識別機制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昨刊憲修訂《危險藥物條例》,將太空油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及3種類似物列為毒品。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抗毒服務單位主任文習武形容,修例屬「正確一步」,向社會表達太空油是毒品的信息,但吸食者轉趨隱蔽,他們改在後巷、殘廁及住所等吸食,故會加強宣傳及外展。社區藥物教育輔導會總幹事伍家順認為,太空油在港盛行逾兩年,已經處於「落地生根」狀態,短期內杜絕太空油屬過於樂觀,倡議學校可以設立三層的識別機制,從而加強宣傳及辨識吸食個案。

青協加強外展 稱近月多校邀講座

青年違法防治中心去年起處理近百宗與太空油相關個案。文習武認為昔日刑罰太輕,部分人在街頭及港鐵等吸食,料修例後加強阻嚇力。至於會否擔心毒販出售其他不受規管但效果相若的毒品,他稱毒品市場常出現不同「潮流」,不排除日後有其他毒品興起,故會加強外展工作,包括在社交網站及交友平台等辨識懷疑個案,協助吸食者認識太空油禍害。他透露,近月接獲很多學校邀請舉辦講座,分享吸食太空油影響;而中心亦計劃在中環等旺區加強短片宣傳。

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上,伍家順提到很多年輕人圈子已傳播購買及吸食太空油等信息,相信立法後仍有人鋌而走險販毒,正如白粉禁止半世紀仍是最多人吸食毒品之一,但認為立法利多於弊,樂見政府與業界合作,是次立法速度亦算快。建議學校設立三層評估機制,分別是進行預防宣傳教育,另針對行為偏差的高危者、舉例吸食電子煙或欺凌其他同學的人或有更大吸毒可能,以及正吸毒個案,經家長及教師識別後方可不同程度地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