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拆局:「三大暴利行業」 資本盲目湧入競爭烈

【明報專訊】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口腔醫療服務需求迅速擴大,資金持續湧入,連鎖口腔醫院近十年來數量膨脹。據研究報告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口腔醫療機構總數約15萬家,其中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數量遠超公立機構,競爭日趨激烈。
食水深 全國牙科機構約15萬
在內地,牙科行業曾被喻為「三大暴利行業」之一,與白酒和眼鏡行業齊名。植牙和矯齒是牙科行業的兩大高利潤項目,撐起整個行業的半壁江山。過去植牙費用高昂,單顆牙的價格一般在8000到20,000元(人民幣,下同)之間。矯齒治療費用也相當可觀,隱形牙套的治療費用至少在2萬到3萬元,矯齒市場規模達到了百億級別。
福斯曼的創辦人徐志岩是一名創業老手,曾投資餐飲、健身房等領域。徐志岩並沒有牙科相關經驗,也剛好碰上兩個不利的大環境。一是福斯曼2019年創立不久就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二是內地開始執行牙齒矯正、植牙材料集中採購,材料價格腰斬並且透明化,導致牙科行業牟利「水位」大減。
廣州一家牙科診所的投資人姜先生對《南方日報》稱,近年來,資本盲目湧入牙科行業,診所數量大增,無序擴張與競爭加劇,市場嚴重飽和,引發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加之一些連鎖機構的進口設備、高薪聘請醫生、房租和廣告支出等營運成本高,又過度依賴貸款擴張,導致資金鏈易斷裂。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