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葉蔭榮、趙永佳、張凱萓、秦偉燊:中學職專教育新一章:前瞻高中職專教育文憑

【明報文章】自香港於2015年重塑職業專才教育(VPET;下稱職專教育)並持續加強在中學推廣,其在本地教育體系的重要性已逐步提升。這是因為職專教育的核心功能之一,正是向學生提供多元、優質且靈活的升學及就業階梯,讓他們能根據自身興趣與能力,選擇適合的升學路徑及事業發展方向,從而貢獻社會。
職專文憑與文憑試 雙軌並行
職專教育不僅是「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發展領域,亦是全球教育重大趨勢。根據立法會最新文件,自高中4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措施實施以來,開辦應用學習課程的學校數目及選修該課程的學生人數均顯著增加。為進一步拓展中學生升學途徑,並推動職專教育成為實際可行且具價值的升學選擇,政府於2023/24學年撥款予職訓局,率先推出首屆職專教育文憑(高中課程)先導計劃(下稱「先導計劃」)。
該計劃旨在讓高中學生在文憑試框架內,同步修讀職專教育相關課程。先導計劃課程內容包括職業英語與職業中文、延伸學習時數的文憑試甲類選修科目、應用學習課程的相關學習時數,以及其他學習經歷。學生完成課程後,可同時獲取文憑試證書及資歷架構第三級的職專教育文憑(下稱「職專文憑」),從而銜接職訓局相關高級文憑課程,進一步完善職專教育升學途徑。
根據教育局最新文件,共有3所中學參與先導計劃,合共51名學生報讀。課程核心內容包括文憑試甲類選修科目,並結合應用學習課程,再配合職業英語及職業中文等職業語文課程,構成完整的職專教育文憑(高中課程)架構。第二屆先導計劃(2024/25學年)預計將有9所中學參與,反映該計劃不僅讓學生更早接觸職專教育,亦拓寬其升學選擇,進一步提升職專教育在中學階段的吸引力。先導計劃的核心目標,是讓具備不同才能的學生能夠及早探索自身興趣,並透過職專教育規劃升學或就業方向,展現職專文憑與文憑試雙軌並行的重要。
如何支援生涯發展與職專教育
學校作為職專教育的直接執行者,在生涯發展教育中擔當關鍵角色。有鑑於此,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於去年6月組織了一次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考察之旅,邀請16名來自計劃學校網絡的領袖,包括校長及教師參加,旨在推動職專教育的價值,並強化其在學生生涯發展教育及輔導中的重要性。
在德國的交流體驗中,參與者深刻感受到職專教育對社會的巨大貢獻。他們認為職專教育不僅能令年輕人了解各種職業在社會的獨特價值,還能幫助學生認識自身興趣與能力,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只要學生能夠投身於自身熱愛且具備技能的職業,不僅有助個人成長,也能為家庭及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此次考察不僅令參與者更深入了解德國職專教育實况,也為他們在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帶來深刻啟發,促使他們回港後更積極在學校推廣和實踐職專教育。儘管香港與德國的社會條件不同,在政策規劃及推動過程中或會面臨不同挑戰,但香港擁有充足基礎和資源,能逐步實現理想的職專教育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當中兩所學校更主動聯繫職訓局,積極爭取成為先導計劃的參與學校,展現學界對職專教育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這兩所學校成為第二屆先導計劃的參與學校,當中一所學校的教師指出,傳統學術科目過於注重理論,未必適合所有學生的學習模式和興趣,導致部分學生未能取得理想成績,甚至面臨升學困難。相比之下,職專文憑課程更着重「從實踐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以實作為主,理論知識相對較少,課程內容側重於應用與實務,例如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目涵蓋更多應用元素,如有關使用者界面(user interface)和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的內容,及與職場相關的延伸學習活動,從而豐富了學生的多元學習經驗。
而職專文憑課程中的職業中英文科,亦提供進展性的評估,讓學生取得所需的升學資格。職專文憑能夠成為他們未來發展的「踏腳石」,進一步提升他們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這種職專文憑與文憑試雙軌並行模式,為學生提供多元出路,不僅能激發部分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證明自己具備能力;同時他們可透過職專教育升學階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除了透過大學聯招報讀傳統學位課程,亦可經由職專教育升學途徑,銜接應用學士學位課程。
於中學提供職專教育 對青年至關重要
儘管傳統社會觀念對職專教育仍有標籤效應,但參與先導計劃的學校教師認為,在學生仍需應付文憑試的情况下,職專文憑課程透過實踐學習,不僅能促進學科知識的掌握,亦能啟發學生探索未來生涯發展方向。這種學習模式不單提升學生成功感,也有助增強他們在其他文憑試科目的學習動力。雙軌並行的學習模式,除了向學生提供額外升學機會,亦有助減輕他們面對公開試壓力。老師進一步指出:隨着社會對職專教育的觀感持續改變,近年僱主亦愈加重視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再加上應用科學大學的確立,職專教育認受性將進一步提升,並逐步建立更完善升學階梯。透過同步修讀職專文憑與文憑試,學生將能更靈活規劃未來,拓展多元生涯發展路徑。
在中學階段提供職專教育機會,對青年人至關重要。這些課程不僅提供實踐技能的學習,也幫助學生為未來事業發展做好準備。早期引入職專教育,令學生能探索不同領域,發現自己興趣,並培養就業市場所需的工作技能。此外,職專教育有助於結合學術學習與現實生活應用,不僅培訓特定行業技能,還能發展適用於升學和就業的共通能力(generic skills)。例如職專教育特別強調的協作(collaboration)能力,雖然一般學術科目考試不會涵蓋,但在職場和大學中卻是極受重視的素養。
職專教育需要全面的生涯規劃教育
香港將職專教育融入中學教育,更能配合學生興趣及不同學習模式,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發揮所長,真正為學生開拓多元出路。配合學校的全面而適切生涯發展輔導(包括家長教育、初中生涯教育、體驗式學習活動),有助合適的學生培養更正面的前路觀,別創蹊徑,做出明智的職業選擇,並在未來的努力中取得成功。
職專教育已是國際趨勢,所以香港應大力朝這方面發展,為青年提供真實可行的多元出路。從今次先導計劃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在香港中學推行職專教育 ,其中一個關鍵在於學校有否落實全面而有系統的生涯規劃教育(而非傳統的升學就業輔導)。我們通過「鼓掌.創你程計劃」所提倡的香港生涯發展自評基準(HKBM),正能夠為職專教育在不同學校提供最有利條件。
作者葉蔭榮是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總監(學校),張凱萓是計劃首席顧問(學校),秦偉燊是計劃助理項目經理,趙永佳是教大社會科學系社會學講座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葉蔭榮、趙永佳、張凱萓、秦偉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