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周棨洭:前瞻預算案:加強融入國家大局為港開源

【明報文章】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即將公布,各界紛紛關注民生及經濟發展議題。長者2元乘車優惠及以旅遊業為跳板進一步發展和推動本港經濟,成為預算案不可忽視的焦點。面對新形勢,預算案應在支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注重促進社會福利,特別是針對長者的服務,及進一步融入國家和大灣區發展大局,利用好香港的獨特優勢,為港積極開源。
無理由因財赤向長者「開刀」
隨着社會老齡化,長者交通需求日益增加。長者日常生活需便捷的公共交通,以便到訪醫院、超市和社交活動場所。2元乘車優惠的延續和擴展,無疑是促進出行便利的重要措施。這一政策不僅能減輕長者經濟負擔,還可鼓勵他們更多參與社會活動,增強其社交互動。因此,長者乘車優惠是一個利好社會發展的政策,政府及大眾無理由因最近的財赤而向長者「開刀」,削減或限制乘車優惠。筆者建議政府進一步推動落實巴士公司在落車處安裝拍卡器,讓長者在乘搭巴士時上落拍卡,這樣可避免「長車短搭」情况,提升整體運輸效率。
此外,香港的新春旅客數字雖然強勁,但面對國際旅客比例偏低和過境政策銜接不足等挑戰,預算案需聚焦強化與國家政策的協同效應。國家移民管理局的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為國際旅客提供了便利,惟本港陸路口岸未被納入適用範圍,這削弱了香港的樞紐功能。為釋放香港旅業潛力,特區政府及相關全國人大政協代表,應積極爭取落實各項有利促進香港與內地旅客來往的邊境措施,推廣香港魅力及國家軟實力,將有助吸引國際會展和商務活動落地香港,進一步帶動大灣區旅遊消費。
過度依賴單一市場 或令旅遊行業更波動
基建投資方面,香港旅遊業長期依賴購物和景點觀光,惟國際旅客對深度文化體驗和數位化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預算案需以「智慧城市」為基礎,推動旅遊基建轉型。設立「旅遊科技基金」,撥款支持業界開發創新應用,將是推動旅業升級的有效手段。例如推出統一的「粵港澳一碼通」App(手機程式),整合交通、景點門票、免稅購物等服務,並提供多語言導覽功能,將可提升旅客體驗。此外,在機場和主要樞紐設立AR/VR(擴增實境/虛擬實境)沉浸式展館,推廣「非遺文化」及國際藝術展覽,將為香港增添吸引力。
當前內地旅客佔訪港人次約八成,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可能加劇行業波動。預算案需在鞏固內地市場的同時,開拓高潛力國際客群。針對54個免簽國的「一帶一路」旅遊推廣計劃,可資助業界開拓特色旅遊產品,與當地旅行社建立分銷合作,這將有助降低市場風險。此外,與大學合作推出「國際學生旅遊計劃」,允許外國學生經香港短期停留並參與學術交流,將吸引家庭旅客及有助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注入新活力。
香港的未來不僅在於追求旅客數量的「大而全」,而在於發揮「超級聯繫人」獨特優勢。預算案應藉政策創新打破口岸限制,以基建投資提升服務質素,並以精準推廣去平衡客源結構。唯有如此,香港才能真正從「內地旅客首選地」轉型為「國際旅客進出中國的門戶」,為經濟注入持久活力。
通過加強對長者的交通支持、推動復蘇國際旅客來港、提升公共交通效率,政府財政預算將不僅關乎經濟數據的增長,更關乎社會和諧與福祉。筆者期待預算案能以更前瞻的視野,為香港的未來鋪設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東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棨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