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保華5公司申臨時清盤 工務「影響可控」 政府:項目由聯營方接手 工會:7分判稱被拖7000萬

發佈於

【明報專訊】79年歷史的本港老牌承建商保華建業集團傳出財困多時,旗下5間子公司昨向法庭申請委任臨時清盤人,公司代表在高院聆訊陳辭形容「這是香港業界史上悲傷的一天」(見另稿)。政府昨亦罕有發稿回應有關臨時清盤事宜,稱保華正承造13項工務工程合約,其中12項會由聯營合約另一方「埋尾」,強調影響可控。有工會代表稱,最少7個分判商向工會反映仍被保華拖欠約7000萬元,並料分判商循清盤程序取回欠款機會相對渺茫。

保華正承造13項工務工程合約(見表),預計今年至2034年竣工。政府發言人表示,其中12項是保華與其他公司以聯營方式承投,無論保華是否清盤,聯營的另一方須按合約要求完成餘下工程,發展局相信保華情况對相關項目的影響可控,會密切監察情况,已評估相關聯營商有足夠能力承接餘下工程,聯營商亦稱會繼續履行合約,而唯一由保華單獨承造的項目亦已大致進入完工階段。

政府囑分判法律申索 有資金壓力可求助

政府發言人提醒,受影響分判商或供應商可循法律途徑申請索償,政府包括金管局一直與建造業和銀行界保持聯繫,若分判商或供應商受到保華事件影響引致資金流壓力,金管局、發展局、建造業議會會與銀行公會溝通,以便銀行考慮以個案形式協助。

另外,保華建業集團總辦事處地址原在觀塘鴻圖道51號,據公司註冊處紀錄,保華2月3日將主要營業地址遷往鴻圖道44至46號。

辦公室轉址 舊址拆招牌職員稱未聞新址

本報記者昨於新址觀察,門口未有標示公司名稱,記者按門鈴後有人開門了解,記者向對方詢問該辦公室是否屬保華建業,對方反問找誰,記者表明身分後對方隨即關門。記者及後到保華舊址,辦公室仍有職員在內,職員見記者在門外隨即開門,記者詢問現址是否仍為保華建業、是否知悉新址,職員稱不知新址事宜,但多次重申現址為保華建業且仍營業。而辦公室外牆已明顯拆除保華建業招牌。

工會料清盤追款渺茫 或有分判聯合提訟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表示,農曆新年前後有7間分判商曾向他反映仍被保華拖欠累計約7000萬元,根據往例,分判商循清盤程序取回欠款機會相對渺茫,預料可能有分判商聯合提出訴訟追款。

勞工處未回應是否有接獲保華欠薪投訴,稱一直要求保華根據《僱傭條例》支付工資及法定權益,包括總承判商須代屬下的承判商支付最初兩個月欠薪,處方會協調向僱員提供的協助。積金局稱保華建業沒拖欠強積金供款。

醫局:聯營方續建樓 港大:新校園換馬

除工務工程,保華現有其他公營機構及學校工程。機管局周四回覆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兩個智能停車場項目由保華與其他公司組成的聯營公司承建,當局一直就保華經營狀况與聯營公司保持溝通及商討方案,聯營公司正做適當安排。醫管局昨稱,保華建築工程與中鐵建設集團以聯營方式承造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擴建計劃,中鐵建設表示會繼續履行合約。

港大昨稱,一直密切監察蒲飛路校園工程項目情况,正按法庭決定準備轉換總承建商等相關安排。至於去年有科大學生宿舍地盤工人追討欠薪,科大周四回覆稱項目已進入最後階段,期望今年內盡快開放。

港燈昨表示,南丫發電廠擴建部分第12號機組土木及大樓工程、擴建部分5號海水冷卻泵房和電纜橋土木工程已完成,只餘部分執漏工程,會另作安排;而港島區尚有一項工程由保華負責,只餘小部分未進行,正研後續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