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陳帆川:假新聞氾濫的facebook 會否更「有型」?

【明報文章】數年前開始,一些做內容營銷的朋友已經將facebook形容為「垃圾崗」、「跑數場」,因為沒頭沒腦的帖文氾濫,假新聞無處不在,不少廣告甚至是詐騙信息;平台只適合用來購買「讚好」,蒙混商業客戶,不適合正常使用。上個月,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似乎痛定思痛,大刀闊斧要令facebook再次變得「有型」起來。
據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報道,facebook母公司Meta着手推行一連串改革,活化facebook,包括諮詢YouTube名人MrBeast和Mark Rober,研究如何吸引更多創作者進駐facebook;又重推盈利分成計劃,讓發布熱門內容的人按流量賺錢。
特朗普上台後,Meta是最快向右轉的科技巨企之一:除了結束多元、公平與共融(DEI)項目,又終止事實查核計劃,不再向法新社等公司課金查證facebook上的資訊。網媒ProPublica直指facebook一方面停止事實查核,一方面獎賞熱門帖文,無疑令假新聞再度猖獗。
曾營運假新聞網絡長達10年的Jestin Coler,曾在受訪時直言自己僅利用公餘時間經營網絡,每個月收入達5位數美元。他接受ProPublica採訪時說,早在幾年前金盆洗手,並批評facebook的新計劃:「(透過假新聞)激起人們憤怒的套路還是一樣,似乎一切都會在一夜之間回到那些日子。」
ProPublica整理了近百個假新聞專頁,發現大部分由美國以外的帳戶管理,包括巴爾幹半島國家北馬其頓,以及越南、菲律賓、印尼。許多頁面採用AI(人工智能)生成圖像來加強虛構標題的說服力,包括設計出幾可亂真、非常憔悴的人物圖像,輔以一個聳人聽聞的虛構故事,激發網民互動,甚至捐款。
據Meta政策,被事實查核人員標記為虛假的內容將不獲付費。但隨着查核計劃告終,這些假新聞專頁能否獲得獎賞,變成灰色地帶。
其實TikTok和YouTube上的假新聞也不少,惟它們嚴格來說不算社交媒體,不像facebook般容許用戶建立無數專頁、群組,再用數以百計的假帳戶互相「讚好」、留言和分享帖文,吹噓出一個龐大的假新聞網絡。影片平台只要做好推薦影片的演算法,減少推薦可疑影片,已達到淨化效果。
特朗普上台 朱克伯格不再演公關戲
朱克伯格為什麼讓facebook走回頭路,主因在於他可能壓根兒不相信什麼第三方事實查核;這些商業合作,對他來說只是公關伎倆。他接受美國名嘴Joe Rogan訪問時已經說得很清楚:要用AI取代中層軟件工程師。Meta工程師堪稱世界第一,連他們都可以由AI取代,事實查核更不消說。特朗普既然上台,這場公關戲他不演了。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帆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