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港澳辦轉載翌日 長和系蒸發208億 中聯辦昨刊同一文章

發佈於

【明報專訊】長江和記(0001)擬向美資基金貝萊德為首的財團出售在全球23國的43個港口,套現逾1400億元,港澳辦事隔9日,周四在官網「涉港澳資訊」一欄轉載《大公報》評論文章,文中批評長和賣港口交易;中聯辦昨日也在官網「媒體言論」一欄轉載同一文章。消息震撼股壇,長和系4間市值各達千億元的重要成員企業,包括長和、長江實業(1113)、長江基建(1038)及電能(0006)股價昨日逆市受壓,連同全部業務在內地的匯賢(87001),單日市值損失逾208億元。

長和跌6.38% 成交股數升5倍

主角長和股價昨日最多跌6.78%,收市時跌幅略收窄至6.38%,市值單日蒸發逾120億元;長江實業、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全日分別亦跌最多超過3%,收市跌幅收窄。長和股價受壓同時,昨成交股數較周四大增5.51倍至6091.41萬股;成交額則增5.13倍至28.33億元。

《大公報》的評論文章質疑,長和有關交易並非「普通商業行為」而是「霸權行徑」,又稱「網友」普遍認為長和交易「是沒有腰骨的跪低」、「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認為「有關企業」面對大事大義大節前應三思,「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麼立場、站在哪一邊」。擬提出收購長和旗下中港以外碼頭的貝萊德、全球基礎建設合伙公司及Terminal Investment Ltd,以至長和,至昨日未見回應。

專家:商業決定現常升至政治層面

彭博社引述法國外貿銀行高級經濟師吳卓殷表示,隨着愈來愈多資產被不同政府視為具策略性,今次案例不會只是單一例子,他稱現時的世界是任何一個商業決定,往往均可升級至政治層面。

長江和記較早前宣布擬售和記港口集團八成股權的股價敏感消息後,目前尚處於和貝萊德一方獨家磋商的145日期間,距落實最終文件、刊發交易公告、寄發股東通函及股東投票,仍需相當長時間。這意味整項交易在該段時期仍充滿變數。據早前達成原則性協議的公告,長和擬出售的巴拿馬碼頭業務部分,仍有待巴拿馬政府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