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電子點票擬擴至功能界別選舉 議員料年底立選實行 穩陣起見直選暫未推

【明報專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早前擬本季提交《完善選舉安排(綜合修訂)條例草案》,建議之一是簡化點票流程,包括修例以擴大點票機使用範圍,至功能界別選舉及地區直選。綜合消息,有關草案料日內出爐,新安排將擴大電子點票範圍,不限於上屆以電子點票機點票的選委會界別,但當局冀以穩陣為原則,初步擬先在功能界別推行,暫不會擴展至地區直選。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去年12月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就修訂方向諮詢意見;據了解,政府近日向不同板塊的議員簡介最新安排。翻查政府去年提交的文件,提及修例主要目的是提供法律基礎,以便在選舉引入更多資訊科技和智能技術措施,同時梳理並完善現時法例中有關選民登記、投票及點票等流程的安排。
文件亦建議賦權選管會彈性,可按實際情况,考慮在功能界別或選區選舉用自動點票機點票。據悉,政府暫未敲定擴大電子點票使用範圍的具體時間表,但初步擬先擴展至功能界別,選民人數較地區直選為少;有議員預計最快今年底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可推行。另年底立法會換屆選舉的選區劃界將維持與上屆一樣。
黎棟國:可減出錯 須防技術問題
有議員稱,當局在會上確立「穩陣為主」的原則,仍需測試電子點票安排,以確保萬無一失,他料未必能在年底立法會選舉中推展至地區直選;會上又提及,推行電子點票前,要先填補選委會空缺,並確認選民名冊。翻查資料,政府去年12月曾稱,選委會有97個出缺席位,當中89席需補選。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政制事務委員會主席黎棟國贊成用電子點票機,認為應可節省時間及人手,並有機會減少出錯;他補充,選舉的工作人員大多是臨時工,縱使事前有訓練,但始終臨時工愈多,出錯機率愈大;他又認為,擴大電子點票須防止選舉委員會選舉時發生的「卡紙」等技術問題。
選民登記運動料花1300萬元
議員關注效益 當局不設硬指標
另外,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昨天討論下月展開的選民登記運動,多名議員關注成本問題。選委界議員江玉歡關注,今年預算案撥出18億元予選舉事務處,選民登記運動佔多少預算。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表示,料運動花費1300萬元左右。自由黨李鎮強亦關注當局是否掌握運動的成本效益,胡回應,當局對新登記選民不設硬指標,將加強宣傳,如在入境處居留權組增設登記櫃枱,向剛取永居身分者宣傳。
新思維狄志遠則關注不少市民搬屋、移民後無更新資料,登記冊有否「水分」;他又促當局公布選舉日期。首席選舉事務主任謝衍文說,已與入境處、房屋署等部門核對數據,以提醒相關市民更新資料。胡健民稱,尚未落實選舉日期,確認後將盡快公布。
明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