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徐小曼:共築防線抗毒控煙 為青年打造健康未來

發佈於

【明報文章】常言道青少年是未來的社會棟樑。想香港有更好的將來,未雨綢繆、關顧青少年發展,至為重要。筆者樂見政府近年十分重視青年發展,讓年輕一代看到向上流動機會。然而在為青年開拓新發展機遇的同時,政府應加大力度應對當前威脅青少年的毒品及煙草問題,阻止毒害煙害蔓延,為我們下一代營造更健康的成長環境。

「太空油毒品」自去年起在本港青少年群體中肆虐,情况令人憂心。雖然2024年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較2023年下降約9%,至5068人,但其中有226宗是21歲以下青少年吸食「太空油毒品」個案。「太空油毒品」在短短兩年間,上升為21歲以下青少年吸食毒品裏排名第三的毒品,僅次於大麻及可卡因,蔓延速度驚人,絕對不可忽視其帶來的威脅。

「太空油毒品」主要成分為依托咪酯,有麻醉效果,吸食「太空油毒品」者會產生嚴重後遺症,包括手震、肌肉抽搐、流口水、失去平衡等;極端個案甚至會出現「斷片」,容易發生不幸事件。曾有青年吸食「太空油毒品」後,疑誤把窗口當門口攀爬而墮樓身亡;也有女性吸食者因而遭性侵犯甚至強姦,年齡最細僅14歲。

自2024年起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關注「太空油毒品」問題,積極支援相關青年個案、推行戒毒輔導計劃並加強預防教育。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1月間,中心已處理逾100宗相關個案。我們曾接觸一個輔導個案是17歲的阿賢,他曾受同學引誘而吸食含「太空油毒品」的電子煙。他誤以為「太空油毒品」成癮性低,並受其「快來快去」特性吸引而深陷其中。阿賢曾因過量吸食導致失去知覺,險些被車撞倒。在社工輔導下,他逐漸認識到毒品危害,戒除毒癮,修復人際關係,遠離不良朋友,重新踏上正軌。

多管齊下助青少年脫離成癮困境

幫助誤入歧途的青少年重回正軌,固然重要;但若要保護好他們遠離毒禍,整個社會必須採取更全面措施。一方面須着力「斷供應」:隨着今年2月政府刊憲將依托咪酯及其3種類似物列為毒品,執法部門已加強對「太空油毒品」的打擊力度,並展開多次針對相關販運活動的行動。筆者相信,未來政府將進一步推行更嚴厲和全面的執法措施,以更徹底切斷其危害本港青少年的渠道,為青少年打造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另一方面,則須着眼「降需求」:青少年正值人生重要階段,面對升學、就業及情感等多方面轉變,壓力因此倍增;不少青少年為紓解壓力而選擇吸食「太空油毒品」,誤以為吸食後可放空思緒、逃避現實。同時,社會上充斥大量關於各類毒品的錯誤資訊,進一步削弱青少年警覺性,甚至誘發他們對毒品的好奇心。上述阿賢正是一個因誤信錯誤資訊而受害的典型例子。青協將與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和習慣,提高對毒品禍害的認識,加強他們的「抗毒」能力,助其遠離毒品侵害。

「控煙十招」守護未來社會棟樑

除了毒品,煙草產品亦對青少年構成深遠威脅。其中加味煙和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加熱煙、草本煙)是令青少年跌入陷阱的糖衣毒藥,尤需整個社會提高警惕。加味煙因為添加了味道,掩蓋煙草原本臭味,對青少年吸引力特別大,增加他們開始吸煙、成癮和持續吸煙的可能。同時,相比傳統原味煙,加味煙和電子煙往往被誤以為危害較低。青少年極易受到煙草商宣傳誤導,誤墮煙草陷阱,其過程與誤入「毒網」無異。

統計處調查顯示,近70%年輕吸煙者吸食的第一口煙為加味煙。港大調查發現,近四成吸加味捲煙的青年達中度至重度上癮,比率較吸原味捲煙的青年高一倍。港大調查又發現,加味煙易令青少年繼續吸煙,曾吸捲煙的中學生當中,第一口煙為加味捲煙的學生,相比第一口煙為原味捲煙的中學生,日後成為每日吸煙者的機率增加2.7倍。

保護青少年免受煙草產品禍害,其方式其實跟「抗毒」別無二致。隨着孩子成長,他們難免有更多機會接觸煙草產品及錯誤資訊。因此作為成年人,我們應多走一步,全方位了解青少年的需要,並適切地向青少年講解吸煙禍害,預防他們吸食任何煙草產品,讓他們能夠在健康活力的環境中成長。

政府即將就10項短期控煙措施提交立法會審議,當中涵蓋多項旨在減少青少年接觸及取得煙草產品的具體措施,包括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禁止加味煙等。筆者認為能夠有效預防青少年養成吸煙習慣,對保護這群未來社會棟樑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重要。筆者期望有關措施能夠在立法會取得支持、全速落實推行,為青少年締造一個遠離煙害的健康未來。

作者是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徐小曼]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