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美債遭拋售 30年期國債孳息率曾突破5厘

發佈於

【明報專訊】美國「對等關稅」生效前夕,美國國債在本港時間昨凌晨遭拋售,30年國債孳息率自4.6厘開始急升,至昨午「對等關稅」正式生效曾突破5厘(見圖),高見5.022厘創下2023月11月以來新高,3日累升最多逾60基點,觸發市場憂慮流動性危機,或衍生金融市場問題。美國財長貝森特接受訪問時回應稱,現時債市不存在系統問題,因為一些高槓桿債市投資者出現虧損,形容是「雖然令人不安但為正常去槓桿」,在其對冲基金生涯中類似情况屢見不鮮。

彭博:或涉對冲基金交易失誤

美國30年國債孳息率在昨日傍晚一度回落至4.795厘水平,不過稍後中國公布將美國進口貨品關稅加至84%,美債息曾再升至4.9厘水平,截至昨晚10時,30年債息報4.79厘,上升0.51%,10年期國債亦升至4.519厘的一個半月新高,昨晚10時報4.36厘,上升1.4%。除美國國債外,市場對美國企業債違約憂慮亦上升,Markit信用違約掉期北美投資級債券指數升5.2點至86.24點,為2023年3月地區銀行危機以來最高。

分析:中國可能報復賣出美債

彭博社稱,市場對美債被拋售有多個解讀,其中一個包括對冲基金交易失誤,它們常用國債現貨和期貨的息差做對冲交易,兩者息差很小,因此需要以高槓桿做交易,惟一旦出現市場混亂,投資者需要沽出債券平倉去槓桿,帶動債息螺旋式上升,類似情况在2020年亦曾出現。另一方面,投資者為求避險會轉向短期債券,令長債亦被拋售,昨日美元孳息率曲線較1個月前明顯更為傾斜。

過去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資產的避險工具,不過是次美股動盪並未發揮避險角色,昨日美元指數同時下跌0.85%至102,美債債息上升未能吸引資金流入美元,反映投資者出售美元資產。明治安田投資計劃與研究部總經理北村乾一郎認為,中國可能因關稅報復而賣出國債,由於拋售是政治因素而非供需帶動,因此會保持觀望,另外歐洲和日本投資者發現,其本國債息更具吸引力,出現可信的美債替代選擇,或帶動他們將資金轉向政策前景更穩定的地區。

美國周二拍賣580億美元3年期國債,認購比率僅為2.47倍,低於平均10年平均的2.61倍,觸發市場對國債需求不足的憂慮,市場關注周三拍賣的390億美元10年期和周四的220億美元30年期美債拍賣。瑞士隆奧駐新加坡高級宏觀策略師Homin Lee則認為,美國債市暫時出現「買家罷工」,不過一旦情况惡化,聯儲局亦有工具可以穩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