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Q&A:所有性行為都可能感染HPV

發佈於

【明報專訊】經血量點先算多?尿道炎和陰道炎有何分別?沒有性行為是否需要做子宮頸癌篩查?女士遇上婦科疑難,有時會怕尷尬,不敢發問。

本地女性科研衛生巾品牌樂護絲,正在社交平台蒐集網民好奇的婦科問題,逐一回應,並從中選出10條最具建設、最富話題的問題,送出檢測HPV衛生巾產品。

活動詳情:bit.ly/4j6dtmp

備註:活動將在蒐集滿100條問題後結束

解答:中大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鍾汶欣、本地女性科技公司創辦人蔡佩樺

椰菜花痊癒 仍可染高危HPV

問:性病疣(又稱「椰菜花」)由HPV引起,曾感染疣並痊癒後,是否已取得免疫力,毋須再做子宮頸癌篩查?

答:HPV分為高危與低危類型,疣由低危HPV引起,即使感染疣後痊癒,身體清除了低危HPV,仍有可能感染高危HPV,需要定期做子宮頸癌篩查

口交、共用性玩具 都可能染HPV

問:女同性戀者是否需要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答:HPV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播,無論是插入式性行為,抑或口交、陰道性交、共用性玩具等,都有可能感染HPV。插入式性行為的傳播風險較高,因病毒更易接觸到子宮頸細胞。女同性戀者只要有性行為,就應定期接受篩查

少數子宮頸癌與HPV無關

問:每年定期做子宮頸癌篩查,結果顯示正常,為何最後仍確診癌症?

答:子宮頸癌大部分由HPV引起,但有小部分罕見的子宮頸癌類型與HPV無關,例如腺癌、淋巴癌、小細胞癌等。HPV由外部入侵,而後者由內部衍生。目前子宮頸癌篩查只能檢測到由HPV導致的子宮頸癌類型,因此即使每年做篩查,仍有可能患上子宮頸癌;但仍應定期做篩查,降低患癌風險

[健康]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