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梁兆基:今年經濟增長難達2% 學者料貿易物流佔比續跌 陳茂波:國際資本加速來港

【明報專訊】貿易戰持續,香港總商會前總裁、恒生銀行高級顧問梁兆基(圖)表示,美國加徵超高關稅,令中美貿易差不多完全停頓,亦會導致本港出口明顯下跌,他估計香港今年經濟增長或未能達到政府預計的2%的目標(去年增長2.5%),前景不樂觀,但若關稅措施的實施時間在短期內有結論,或可減少對香港下半年的影響。他又稱關稅戰對內地能否達到今年5%經濟增長預測「當然有很大問號」,認為內地長遠要更開放市場刺激內需,本港亦可從中得益。
「部分中小企仍靠美市場 冀增協助」
梁兆基昨出席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及無綫電視《講清講楚》時說,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上任時打關稅戰,很多企業已開始尋找新市場,但中小企能力相對較低,部分仍然依靠傳統美國市場;今次關稅措施將對倚重美國市場的企業帶來很大打擊,部分中小企的美國訂單突然中斷,會造成短期資金緊張,希望政府和商界協助中小企發展,例如銀行協助中小企融資及貸款,打開其他市場,以抵消失去美國訂單帶來的損失。
梁又稱,過去香港企業積極拓新市場,美國市場在香港轉口所佔比例已降至約6%,相信即使關稅戰令香港出口下跌,情况亦不及新冠疫情時嚴重。
梁兆基表示,在關稅戰影響下,香港股市難免有短期波動,但不用太悲觀,在港上市的企業有一定經濟實力,當中的中資企業增長能力強,本港市場對國際基金仍然有吸引力。他指美國股市動盪,已有資金撤出,香港或能因此得利,只要香港維持自由港承諾,就能增加外商信心。
李兆波:港單獨關稅區 應爭與美談判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4個主要行業之中的貿易及物流,2023年佔本地生產總值跌至兩成以下(見表),料在關稅戰下會進一步下跌,拖累整體經濟增長。
李兆波認為,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應該爭取與美國談判,不應與內地綑綁。他指政府早前提出加大力度應對措施,例如推動本港產業升級轉型、引入外國企業和資金等,現時已在做,亦非短期內可以取得突破結果。
陳:護國安穩金融展示「避風港」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發表網誌表示,美國對貿易伙伴施加「對等關稅」,嚴重擾亂全球貿易秩序與供應鏈穩定,大幅增加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他稱香港「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應對挑戰最好策略,一是維護國安、金融穩定,向國際展示香港是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二是繼續向國際說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尤其是零關稅自由港、普通法制度,以及國際金融中心特點。
陳茂波說,近期有不少金融市場人士稱,過去數月國際資本正加速配置到香港和內地市場,亦有外國金融機構表示正在本港擴張規模和增聘人手,他指這反映兩大趨勢,一方面由於國家經濟展現的韌性、在創新科技的突破,以及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化,促使國際資金加速分散風險,增加在內地和香港市場的配置。
明報記者
(關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