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工程師:冷氣故障通風正常說法「亂搬概念」

【明報專訊】聖德肋撒醫院去年發生的冷氣事故中,衛生署稱已全面審視情况,事故沒影響列為醫療工程系統的特殊通風系統,亦不屬私家醫院須呈報事件。有工程師指出,空調系統有控制手術室溫度及濕度作用,認為冷氣系統故障而通風系統正常的說法是「亂搬概念」,又稱出現冷凝水便無法確保環境無菌,當局應嚴肅跟進。有病人組織認為署方應檢視現行指引是否有需要修改,以保障病人安全。
中大醫院手術室曾漏水 不需呈報
根據《私家醫院實務守則》,如屬影響醫院運作的嚴重事件,私家醫院要呈報,包括食水及電力供應中斷,但守則未有提及今次事故中的空調故障。類似情况曾有發生,中大醫院日間手術室天花板去年3月10日發生漏水事故,當時署方亦指該宗事故不需呈報。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如事故發生但不需呈報,醫院不會重視事件,衛生署應確保《守則》完備,以保障病人安全。
私院守則:手術室設計溫度20℃至24℃
《守則》亦提到醫院需確保屬醫療工程系統的特殊通風系統維持正常。據衛生署回覆,當時通風系統沒故障,空氣過濾設備、每小時換氣量及正壓環境均正常。不過守則《附件二》同時列明,手術室的設計溫度需為攝氏20℃至24℃、相對濕度需為20%至60%。本報再向署方查詢當時手術室溫度和濕度是否符要求,署方僅稱已全面審視情况,包括了解空調中斷時手術室的環境狀况。
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說,空氣一般由建築頂部抽風進入室內,較舊式系統直接透過製冷將濕度調節至合理水平,故製冷系統對室內濕度有影響。何續稱,雖然署方從守則上詮釋事故沒違規,但常理而言滴下冷凝水難保證手術室是否無菌,理解醫生憂影響病人安全,認為當局應嚴肅跟進,並與持份者溝通。
消息:曾搬抽濕機 院方:應變計劃啟動需時
本報分別從兩個消息渠道獲悉,院方於空調故障後期,曾將抽濕機搬入手術室用以抽濕。聖德肋撒醫院稱該院設有應變計劃,但事故中啟動需時。深切治療科專科醫生李衛全稱,抽濕機是否應變計劃一部分屬疑問。何永業指出,一般空調後備系統會以製冷機噸數單位做計劃,如大樓需100噸冷氣可預留多50噸;後備系統具體能否發揮作用需視乎設計年份及資源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