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KGI凱基:貿易戰消息正面 不宜過分樂觀

【明報專訊】回顧上周,美國聯儲局5月議息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並指出關稅對通脹可能做成暫時衝擊,但通脹預期快速上升,需觀察對終端物價的傳導速度與持續時間。此外,一旦勞動市場出現明顯惡化,如裁員增加與失業率上升,聯儲局或啟動減息。目前美國職位空缺率達4.5%,可以關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是否異常,以掌握勞動市場轉折信號。
目前來看,美國4月非農就業數據高於市場預期。美國4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為17.7萬人,雖較前月的18.5萬人下降,但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3.8萬人;失業率則維持4.2%,與預期一致,顯示勞動市場仍屬穩健,儘管包括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等信心層面數據顯示前景堪慮,實際數據卻呈現相對穩定,這種落差顯示政策不確定性尚未完全傳導至就業端,未來若企業持續延後僱用,將加劇勞動市場與消費疲弱的連鎖反應。
美股方面,美英達成貿易協議有一定激勵股市的效果,市場憧憬美國和更多國家取得正面結果。最近一周美股反彈中,科技股Beta較高彈幅較明顯,除了先前跌幅大、估值修正夠多因而後面強化了反彈力量外,消息面也有亮點,當中包括Nvidia(英偉達)(美:NVDA)AI晶片出口中國可能放寬限制等。
不過,半導體關稅有確切結果前,不宜因這樣的利好消息而過分樂觀,特別是經濟下行仍是隱憂,且範圍恐會超過先前預期。業績公布至今,確實盈利增長仍算不錯,儘管低於上季,但仍有11.64%的水準,也優於預期多達8.29%,這或是低估提前拉貨的影響,即是以較低成本進貨、但以通脹再起為由先調升終端售價。個別產業來看,醫療、通訊服務、公用事業、科技等成長高於整體平均,其中醫療和通訊服務超越預估的程度也是名列前茅。
搶出口效應同樣推動歐洲成長,歐元區1Q GDP季增0.4%優於前值和預期,主要受到企業在關稅生效前的搶出口效應推動,後續恐難以延續;4月核心通脹超預期反彈,但主要應為復活節假期的暫時性影響,不至於影響歐洲央行減息方向。英倫銀行5月會議如預期減息,但投票突顯決策委員對經濟前景高度分歧,後續仍須留意全球性貿易緊張情勢所帶來不確定性與成本上升。美歐談判仍為後續關注焦點:歐洲主要指數上周延續漲勢,尤其德股已基本收復4月初反映對等關稅利淡因素。聯盟黨默茨確認當選德國總理,意味着德國未來的政治轉型方向已確立,這點對德國經濟和股市都是長期利好。此外,英國成為第一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國家,釋出的指引是難以期待後續歐盟能透過談判大幅降低「對等關稅」,10%基礎關稅恐難以撼動,若不積極談判,稅率恐將回到4月2日公布20%。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KGI凱基 投資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