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買舖供社福機構服務擬削150億 議員質疑計劃進度欠理想 政府料未來4年購廿處所 (16:57)

政府擬將購置處所提供福利服務的財政承擔額由200億元降至50億元,並提出取消早年訂下擬購買158個處所的「一覽表」、引入替換安排兩項優化措施。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今作討論,不少議員直指計劃進度不理想,有議員也關注當局往後購置處所的規劃,當局回應預料未來4年會購入20個處所,其間仍會參考「一覽表」,購置處所時會優先考慮增設當區有迫切需求的服務。
政府早年撥款200億元購置處所提供福利服務,當時也訂出「一覽表」列明158個目標處所,惟時至今年3月,社署在191份放售建議中,僅購入當中5個物業。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今開會討論,議員周小松關注取消一覽表後當局購置處所的規劃;議員鄧家彪也問到當局未來購置處所時會優先增設何類服務。
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回應指,目前有很多方式物色合適處所提供福利服務,其中新落成的公營房屋會預留5%面積作福利用途,料首批未來兩年落成,能提供相當數量的處所;但一些無甚新公屋落成的市區,則需透過計劃增加處所,他解釋取消一覽表後,當局購置處所較有彈性,收盤只會列出最低面積,預計未來4年可購置20個處所。
社署副署長(服務)梁綺莉補充指,早年訂立的「一覽表」已考慮服務需求,未來仍會參考,在增設服務的優次上則會視乎物業所在地區的需求,部份較多人輪候的服務,如特殊幼兒中心、幼兒中心會獲優先考慮。
至於當局提出「騰籠換鳥」的替代安排,議員江玉歡關心當中的原則;議員林素蔚則關注會否影響原有群體接受服務的環境。何啟明重申「騰籠換鳥」基本原則是將無高度限制的設施所佔處所,例如將後勤辦公室、青少年中心換走,重置成有高度限制的處所。他又指當局就處所環境有嚴格要求,認為毋須擔心相關安排會影響服務環境。
議員陸瀚民則問到過往購置物業成功率低,何不取消計劃,將財政承擔額轉投其他社福用途,何啟明重申購置是其中一個希望增設處所提供福利服務的方式;梁綺莉補充機構租地方提供服務有不穩定性,曾有服務因業主收回物業受影響,政府購置能為機構提供穩定處所。
此外,政府建議調整福利設施項目撥款安排,由獎券基金撥款改為由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支付,相關工程項目未來要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議員周小松同意調整,但關注機構或不熟悉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的過程,何啟明稱屆時會協助機構向議員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