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南丫四號艙壁無密封 時任船廠主管稱不常見但無檢查「因為唔係我嘅職責」 (14:55)

發佈於

2012年南丫海難39死,死因研訊今(14日)踏入第七日。財利船廠時任維修部主管出庭供稱,留意到「南丫四號」舵機房及油箱房之間有「一個窿」,乘客可以直接穿過通道,並非水密設計。主管從1993年起維修船隻,認為南丫四號的情况不常見,不知道是否設計所致。惟他表示,維修部人員不會檢視和考究,「因為唔係我嘅職責」。

財利時任維修部經理麥志釗1988年起任職,2017年離職,負責船隻維修工程。麥供稱財利於2003年投得標書,承包「南丫四號」維修工作,按照港燈提交的清單報價維修。麥稱,印象中一直無維修南丫四號的座椅,港燈清單亦無列明要維修椅子。此外,麥表示財利不負責檢查救生衣、救生圈等安全設備,應由港燈船長跟進,「除非佢(港燈)畀order我哋做」。

代表死難者家屬的大狀譚俊傑展示一份維修清單,當中無交代南丫四號需接受一年檢、二年檢或四年檢。麥志釗稱港燈轄下有工程師,有責任自行與海事處核實年檢類別,「隻船係佢㗎嘛,唔係我㗎」。麥提及完成維修後毋須記錄,只需完成清單上的項目。代表海事處的大狀羅蔚山關注,麥的下屬葉錦滔曾錄口供,聲稱將維修紀錄交予麥,「係你記錯,定你哋講法有出入?」麥回應已不記得。

財利時任維修部主管葉錦滔於1993年加入財利,2007年離職,負責跟進維修工程和預約海事處年檢。葉稱2003年參與南丫四號年檢,發現船上最尾兩艙之間有一通道,「可以一個人穿過去」,艙壁沒有密封。葉指每艘船經過設計,不知道南丫四號結構是否包涵兩艙相連;因檢查艙壁不是維修部的職責,葉沒有跟進。

難屬一方問,「你有無見過艙壁有個窿,咩門都無?」葉錦滔重申情况不常見,不能肯定回答。葉考慮職責和工作需要,沒有比對圖則核實艙壁設計,亦無進一步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