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韓成科:爭取中東免簽價值非凡 特首中東行具戰略意義

發佈於

【明報文章】由特首李家超率領的商貿代表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之行圓滿結束。歷時4天的行程成果豐碩,共簽署59份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涵蓋經貿、金融、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

按李家超特首的總結,此行有三大成果:一是進一步建立政府之間的關係;二是開拓合作領域;三是擴大朋友圈。此行其中一項立竿見影的成果,就是爭取中東免簽再擴容,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免簽證前往卡塔爾和阿聯酋旅遊,最長可逗留30天;而前往阿曼旅遊的免簽證入境期限,則由最長10天延長至14天。中東國家的免簽,不單是給予香港旅客往來旅遊上的便利,在深化香港與中東的全方位合作上更加意義非凡。

免簽待遇背後 反映兩地關係深化

免簽證政策最大的好處是便捷性,少了簽證環節,可節省旅客簽證所需辦理的時間及費用,有助促進香港與中東國家往來。但這只是表面的好處,更重要的是免簽待遇的背後,反映的是香港與中東國家在經貿合作、政治互信等方面進一步深化。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和地區在給予免簽待遇時,往往會考慮下面幾個因素。一是當地的經濟水平。這點不難理解,如果當地經濟和生活水平偏低,免簽很可能引來「黑工」、非法長期居留以至各種犯法行為,因而在發出免簽時往往會考慮當地經濟水平,能否為自身帶來更多商機。

二是經貿密切程度。免簽的主要意義不單在於旅遊,更在於兩地企業人員往來。兩地商界愈密切,愈需要提供免簽,以減輕兩地商界往來成本。所以,免簽往往是反映兩地的經貿合作程度。

三是政治互信。免簽的一個考慮是兩地關係和互信。如果是不友好以至對抗的陣營,是不可能提供免簽待遇,必須要求先辦理簽證再審核,以防止出現一些政治敏感、危害國家安全等行為。所以,發出免簽往往是兩個國家和地區具有較高政治互信的表現。

這次特區政府成功爭取中東國家對香港免簽擴容,當然不止是旅遊方便,更反映兩地合作踏上新台階,具有里程碑式意義。有人認為香港人去中東國家旅遊的並不多,因而認為免簽並沒有多大作用。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香港拓中東市場的戰略意義

中東國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科威特、卡塔爾既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和創新中心之一,也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2018至2024年間,香港與這兩個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合共增長約四成。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近年中國與中東國家的合作不斷深化。卡塔爾和科威特近年都致力推動經濟多元化,加強科技和可持續發展元素。特別在當前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複雜的形勢下,兩國都希望進一步佈局內地市場。香港正是最理想的合作平台。

香港開拓中東市場,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一方面美國的關稅戰雖有暫緩之勢,但其打遏中國的策略不會改變;關稅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重要工具,也不會束之高閣。香港必須逐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而當前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首推中東和東盟,其中以中東市場過去開拓較少。李家超特首上任以來就兩次帶隊出訪中東,由政府引路,為商界開拓市場,有利香港和內地企業進軍中東,從而平衡香港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另一方面,中央對香港「八大中心」以至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的定位,都是要充分發揮香港「內聯外通」優勢;而聯通需要接觸,需要政府高層的面對面交流。由特首帶隊,充分體現香港對中東市場的重視;在科威特,香港代表團更獲安排入住皇宮——白楊宮。高規格的接待,反映政府最高層的對接發揮重要作用,有利雙方搭建「信任之橋」。

2023年的中東之行,香港與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促成了13份備忘錄,部分已經落實,為兩地合作打下穩固基礎。今次行程更加緊湊,短短4日共簽署59項合作協議,反映此行的高效,更表明在當前全球面對關稅壁壘的威脅下,更需要尋求合作開展更多元的經貿關係。這次中東行,正是香港對關稅戰圍堵的一次突破。對於香港應對關稅戰衝擊、配合國家高水準開放的部署,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

此行更特別邀請20多名內地企業代表參加,當中以中型企業為主,不少更是創科企業,在業內具一定知名度,也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這樣的安排饒有深意:現時一些內地的超大型企業,本身已具有國際網絡,可以自行開拓國際市場;惟同時,亦有大批具發展潛力的中型企業,有潛力但缺乏網絡,這些企業正需要政府幫扶一把。而香港「內聯外通」的平台優勢,正可為其提供重要橋樑,協助他們開拓中東市場。而中東的需求也十分明確:需要香港提供金融專業服務,需要香港的融資平台,也希望引入更多創科企業。這些都需要香港與內地企業共同攜手佈局中東。

發揮制度優勢 關稅戰裏突圍

「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特區在中西之間游走的獨特空間。這個制度優勢,使香港既可高效聯通內地市場,更可自行開拓國際市場,讓香港搭建「中西橋樑」。這是香港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中央對香港最重視的地方。

李家超特首近期的浙江和中東之行,「一內一外」,正突顯香港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和優勢。香港要在關稅戰中趨利避害,就要進一步發揮這個優勢——既要加強與傳統市場特別是歐洲等的聯繫,更要積極開拓新市場,助力香港和內地企業「走出去」,把中東等新興市場「引進來」,在關稅戰中多元突圍。這次特首中東行,正發揮重要的戰略作用。

作者是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韓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