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美遭穆迪降評級 最高Aaa不保 債務持續增 未有措施扭轉赤字

發佈於

【明報專訊】評級機構穆迪將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由最高評級的「Aaa」下調至「Aa1」,評級展望則由「負面」調整為「穩定」。穆迪指,調低評級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美國政府債務持續增加令財政赤字和利率上升,這亦意味全球三大評級機構同時給予美國次高級別評級。分析指美國股債未必會應聲大跌,但相信投資者會更趨謹慎。

明報記者 楊括

料2035年聯邦預算赤字佔GDP比率達9%

穆迪指出,美國未有任何措施可以扭轉赤字上升及利息成本增加的趨勢,預計目前為5.4%的聯邦預算赤字佔GDP比率,至2035年將達9%;聯邦債務佔GDP比率屆時亦將增至134%,利息開支將相當於佔收入的三成。

穆迪於2023年11月將美國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調降至「負面」,是次則將展望重新調升至「穩定」。該行認為,美國仍擁強大經濟及金融實力,以及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降級消息公布後,美債孳息率轉升,其中10年期債息扭轉早段跌勢,收升0.3%至4.443厘。兩年期債息亦一度重返4厘見4.012厘,收升1%至3.991厘。

展望轉「穩定」 10年期債息抽升

穆迪的評級決策已招致親特朗普人士的回擊,白宮通訊主任張振熙(Steven Cheung)在社交媒體平台X點名穆迪分析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稱對方是「反特朗普人士」,並稱「沒人認真看待他(指贊迪)的『分析』。事實證明他一次又一次錯了」。不過公開資料顯示,穆迪分析與今次下調美國評級的穆迪是兩個獨立實體。

市場對穆迪降低美國信用評級普遍持負面看法,其中Tigress Financial Partners投資總監Ivan Feinseth表示,美債是全球最安全的投資工具,而當美國信用評級遭下調時,其他國家主權債務可能會受到更負面影響。同時,近期美股有較大升幅,種種因素疊加下市場或更謹慎。

富蘭克林副首席投資總監Max Gokhman認為,隨着主權與機構投資人逐漸將美債換成其他避險資產,還債成本將持續攀升,並逐漸將負面影響傳遞至美國股匯市場。

分析:評級變動料不再觸發拋售美債

兩大評級機構標普和惠譽已分別於2011年及2023年,將美國的信用評級從頂級的AAA水平下調至次一級的AA+,兩大機構對美國信用展望則維持「穩定」。而標普2011年調降美國信用評級時,一度令美國股債遭大規模拋售。

對於今次穆迪下調評級會否重演類似情况,Bianco Research總裁Jim Bianco認為負面影響或有限。他指出,當年市場擔憂美債或不再符合作為抵押品的條件,故很多機構被迫拋售美債。但2011年後,相關財務工具的合約已取消了對信用評級的特定資格要求,因此評級變動不會再觸發強制拋售。正因如此,到2023年8月惠譽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時,債市幾乎沒有任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