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撒瑪利亞會線上課冀教學生識別自殺危機信號 推行一個月有400人完成課程 (16:39)

近年學生自殺個案有上升趨勢,為提升學生對預防自殺的認識,撒瑪利亞會聯同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設計並推行了「自殺守門員網上課程」,通過一系列情境劇和互動內容,教導學生識別自殺危機信號、提供適當支持,鼓勵開展心理健康對話。撒瑪利亞會項目經理麥籽生表示,課程目標接觸2000名學生,目前推行一個月,已有400人完成課程。
課程涵蓋五個單元,分別為「自殺守門員的角色」、「拆解自殺迷思」、「辨識自殺念頭」、「積極聆聽及陪伴」與「尋找社區資源」,完成課程需約一小時,以短影片教導學生從言談和行為間辨識自殺念頭,支援有自殺念頭的同學,亦會介紹相關的社區支援服務,期望能夠從朋輩層面及早介入。
麥籽生指,已完成課程的400人中,學生和公眾人士各佔約半,當中290人曾在半年內有接觸過至少一位有自殺念頭的人。他說留意到不單止學生,很多時候家長或職青都面對有朋友出現自殺傾向的問題,故亦有成年人使用這個課程,該會亦正在推出一些學校的合作計劃,之後也會做研究,了解同學的表現。
身兼臨牀心理學家黃蔚澄透露課程去年開始研發,港大會與撒瑪利亞會將持續為此課程進行研究,讓其成為「實證為本」的青少年預防自殺策略之一,預計今年6月至7月便會到學校做小型訪問,了解學生的看法,其後再做詳細的研究。
黃蔚澄表示,社會對青少年自殺個案上升的情況感到無比沉重,冀課程能讓更多人掌握識別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的技巧,為他們及早提供支援,認為課程的設計有助促進朋輩互相理解、關懷與溝通,並接受相關的支援,強調預防自殺亦有賴現有的服務及政策,以及一個更關懷、更適合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
撒瑪利亞會今日(17日)舉行「自殺守門員網上課程」的啟動儀式,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致辭亦指,關注近年學童自殺數字上升,擔心政府應對問題如「交功課」,「有些事情發生」才推出政策,冀前線機構繼續努力應對,又指是次網上課程符合社會形勢,如各位學生、教師、社工都學了一小時,便能形成「安全網」。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透過視像致辭,指委員會和撒瑪利亞會保持密切合作,深信透過撒瑪利亞會組織在社區的工作,有助改善現時學童自殺的情況,又指如有更多類似課程的出現,學童自殺的情況或可受控。
撒瑪利亞會董事會聯席主席廖靖峰致辭時則指,面對日益嚴峻的心理健康挑戰,社會必須採取行動,尤其為學生群體提供實際支援,課程能裝備學生支援朋輩,讓「身邊人」知道自己遇到困難時並不孤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