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張翔稱面試難遏假學歷 「中介是罪魁禍首」

發佈於

【明報專訊】港大去年揭發多個碩士生涉本科學歷造假,有內地生近日被判囚逾200日。被問能否在所有碩士課程設面試機制,以杜絕假學歷問題,港大校長張翔認為作用不大,「有的人表現還蠻好的,所以面試看不太出來」,並說「中介是主要的罪魁禍首」。

張翔接受本報訪問談及應對假學歷問題,指內地已設認證中心,因此持內地學歷者較難造假,相信假學歷多涉華裔生在國外念書再透過中介申請碩士課程,又稱「有學生本身都是受害者,他(中介)把學生成績表elevate(「提升」)一下,改改成績表,可能學生都不知道」。

張翔認為假學歷風波中「中介是主要的罪魁禍首」,為了賺錢,造假手法層出不窮,「就像詐騙電話」。他說8間資助大學發現這些不良中介公司後會互相通報,但無奈「也許它(中介)明年又換一個名字」。

會否棄學歷存疑申請? 張:要有證據

翻查資料,港大去年各類課程的學費收入達56.5億元,佔收入33.4%。被問是否因為需要錢而刻意放寬碩士收生要求,張翔不同意,「因為來的人很多,你不缺學生,我們的selectivity(選擇性)已很高,所以不會說我擔心學生不來」。問到會否寧願放棄取錄學歷存疑的學生,張翔強調要有證據,「造假的,我今年不知有沒有,但(過往)就是百分之一都不到……0.001%的人做錯事,你要punish(懲罰)所有人,這也要平衡」。他稱港大已花很大工夫應對問題,現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另外,各資助大學本學年可收更多非本地本科生,以佔全校核准學額40%為限,張翔預料9月新學年或可收滿40%。隨着愈來愈多人才計劃的受養人子女在港以本地生身分升大學,政府正檢視本地生定義,張翔同意現時有些人借計劃佔便宜(take advantage),認為享有本地身分者應對香港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