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營養學會調查:僅36%每日吃一兩次水果

發佈於

【明報專訊】近年坊間熱中討論不同流行飲食法,香港營養學會聯同理工大學和都會大學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者曾嘗試流行飲食法,其中51%選擇間歇性斷食、43%選擇低碳飲食法。惟調查亦發現僅36%受訪者每日進食一至兩次水果,當中72%每次進食一至兩份水果,少於世衛及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建議的分量。學會指出,最多受訪者獲取飲食健康資訊的來源是社交媒體,但學會發現逾四成網上營養資訊帶誤導成分,建議市民選擇可靠並具科學根據的營養資訊媒體。

逾四成網上營養資訊誤導

調查於今年3月至5月進行,成功收回逾900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76%受訪者採用飲食法的原因是為了體重管理,56%是為改善健康,25%是預防疾病。香港營養學會內務主任羅家禧分析,港人普遍注重健康飲食,同時願通過執行不同飲食法來改善健康狀况。

調查顯示,少於5%受訪者每日進食3次或以上蔬菜,僅14%每次進食兩份以上蔬菜,整體攝取有提升空間;28%受訪者會少吃一餐或在餐中不攝取碳水化合物;有53%受訪者每周進食1至3次魚類、51%則每周至少進食1次加工肉類。翻查資料,衛生防護中心建議每日應最少進食兩份水果和3份蔬菜。

香港營養學會副會長梁婉玲表示,攝取過多肉類或魚類,不吃澱粉會造成身體基礎代謝率降低、記憶力下降、精神差等,以「間歇性斷食」減少碳水化合物或能量攝取,身體如進行慳電模式,不能達減重效果,反令身體開始分解肌肉來產生能量,容易減慢代謝率及增加肌肉流失機率。

獲取飲食健康資訊來源方面,有55%受訪者表示來自社交媒體,42%來自朋友或家人,來自營養學家或營養師僅27%。學會隨機抽樣調查136個網站提供或轉載的減肥資訊,發現42%網上營養資訊帶誤導成分,如「多吃鹽!能消炎」、「飯後吃水果是慢性自殺」、「用豬油炒菜,增加Omega-3的攝取」、「不要吃早餐」等。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