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文博會機械人騷琴棋書畫促交易 首設AI區逾60AI企參展 有機械人組團打詠春

【明報專訊】第21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正在深圳舉辦,這個有「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國家級展會,今年首次設立人工智能(AI)展區,深度求索(DeepSeek)、宇樹科技、優必選、眾擎機器人、元象科技等AI「頂流」企業均有參展,各路機械人在會場文武「格鬥」,組團打詠春、演奏鋼琴、寫書法,還上演人機棋藝對決,吸引採購商圍觀。
浙大機械人彈《梁祝》
介紹稱達鋼琴6級水準
在文博會現場,一個誕生於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的機械人正在彈奏《梁祝》。央廣引述工作人員介紹,依託AI技術,這款機械人可以達到人類演奏鋼琴6級的水準。在自動識別樂譜,學習之後,它的機械臂和靈巧手可以根據指令輸出任務。
人穿傳感器 機械人複製動作
在展會另一角,樂聚機器人、工匠社機器人兩家深圳科創公司的機械人,共同演繹着詠春拳法。工匠社的格鬥機械人正與身後一名女子「同頻共振」,女子通過穿戴式傳感器揮舞雙臂,做出各種肢體動作,機械人如影隨形複製着她的每一個動作,並通過動作捕捉和深度學習,分解出直拳、側踢等各種力學模型,甚至可以自動優化發力角度,引得現場叫好。
同場的商湯旗下元蘿蔔機械人進行着人機棋藝對決,新疆三力智能機器人展現了書法和繪畫;內置DeepSeek大模型的嚕咔博士AI拍學機,為小童和家長參觀者生動講解展品導覽;時空壺翻譯機械人實現跨語種實時交流……《科技日報》引述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劉蕾介紹,本屆文博會AI展區邀請60多間AI領域企業參展,通過全應用場景呈現、科技演出、共創互動等環節,呈現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與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消費。
多間遊戲公司讚AI帶動業績
文博會上,多間遊戲公司也表示AI對業績的帶動作用明顯,公司在加速佈局。騰訊市場與公關部負責人馮韜表示,通過AI理解,可以在短時間內精準捕捉和分析遊戲中的高光時刻,隨之自動生成多種類型的發行素材,如視頻剪輯、遊戲截圖、動態特效等。這些素材不僅能夠實時反映遊戲的核心魅力,還能夠根據不同市場和玩家群體偏好,個性化訂製內容,增強遊戲發行成功率。
網易遊戲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網易形成以遊戲技術為核心、AI為驅動的創新體系,「我們正將嶺南文化要素深度植入頭部產品內容更新,通過動態捕捉、AI生成等核心技術提升文化表達精度」。三七互娛集團高級副總裁程琳介紹,利用AI技術將文物修復體驗融入遊戲,促進文化創新,推動中國遊戲成功出海。
今年3月全國兩會的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今年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智能機械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等。之後,愈來愈多不同展會和活動加入AI、機械人元素。
